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网投资大爆发!国网南网8250亿资金加速新能源消纳

   时间:2025-02-06 18:53:1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风电和光伏装机量的急剧增加,中国电力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大电网的消纳能力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瓶颈。然而,令人振奋的是,进入2025年,电网投资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

回顾过去四年,中国新能源装机从2020年底的5.3亿千瓦激增至2024年底的14.1亿千瓦,这一巨大飞跃离不开坚强的大电网支撑。尽管电网整体经受住了考验,但面对新能源装机的迅猛增长,电网系统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的迹象,新能源接网和限电问题日益严峻。

展望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装机预计将以每年超过2亿千瓦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约30亿千瓦。在此背景下,大电网的承载与适应能力能否与新能源发展相匹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新年伊始纷纷加大了电网投资力度。

国家电网宣布,2025年电网投资将超过6500亿元,这一数字远高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紧随其后,南方电网也预告了1750亿元的电网投资规模。两大电网今年的总投资将超过8250亿元,比2024年增加了2200亿元,直逼近年来一直高位运行的电源投资。这一举措无疑传递出强烈信号:电网投资的历史欠账到了清偿的时候,新能源“卡脖子”难题亟待破解。

长期以来,电网投资滞后于电源投资的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电源投资明显加速,而电网投资却未能跟上步伐。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电网投资在源网投资中的占比从66%下降至35%,而电源投资占比则上升至65%。这种不平衡的投资结构导致了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加剧。

其中,配电网投资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配电网是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关键环节,其投资不足直接影响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相比输电网投资的快速增长,配电网投资在过去几年几乎停滞不前。这种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必须加大电网投资力度。这包括特高压通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然而,电网企业面临的难题远不止于此。传统大电网需要尽快转型为新型电网,以更加智能、柔性的方式接纳更多新能源。

特高压通道作为新能源输送的重要通道,其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却进展缓慢。这反映了传统大电网在新能源承载与输送能力方面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电网企业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绿电承载与输送能力。

新型电网的柔性智能是转型的核心本质。它要求电网能够针对新能源实现高精度预测,并根据系统数据流、信息流的即时变动智能调整电能量流的流动。为此,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电网改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大量追加硬件建设投资,电网软件能力的提升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电力系统正面临新能源消纳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网企业需要迅速加大投资力度并加快转型为新型电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高达8275亿元的加速投资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电网软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