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R1赋能华为联想,AI手机变革前夜?

   时间:2025-02-06 21:21: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月5日,大年初八的喜庆氛围中,科技界传来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联想的个人智能体“小天”正式接入了近期备受瞩目的DeepSeek AI大模型。用户只需在“小天”的AI Space界面轻点,即可体验DeepSeek带来的智能魅力。与此同时,华为的系统级智能体“小艺”也在其HarmonyOS NEXT(原生鸿蒙)系统上接入了DeepSeek最新的R1模型,用户在升级小艺APP至最新版本(11.2.10.310)后,便能体验到DeepSeek R1智能体的强大功能。

联想与华为,这两大科技巨头几乎同步接入DeepSeek,这显然并非偶然。DeepSeek-R1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主要得益于其高效与开源两大特性。它以远低于OpenAI GPT-3的成本,实现了相似的推理能力和泛化能力,使得更多厂商能够轻松接入,也让更多用户得以享受世界一流的AI大模型服务。而开源的特性,则让DeepSeek的普及如同野火燎原,厂商无需再受制于AI巨头,可以自由地使用、优化和整合。

短短两周内,DeepSeek-R1便从技术圈火遍了消费市场,成为了全球无数软硬件厂商的“AI新宠”,Keep、华为、联想等众多知名品牌纷纷接入。DeepSeek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尽管华为和联想已经接入了DeepSeek,但它们在终端上的整合程度却仍有待提高。华为小艺接入DeepSeek-R1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插件而非内置功能。限定在HarmonyOS NEXT系统上,且未做深度整合,小艺的这次接入显得有些试探性。用户可以在小艺APP的智能体广场看到DeepSeek-R1,但它并不是一次UI级的改动,而是真正的AI体验增强。用户可以直接在小艺内调用DeepSeek-R1进行代码推理、数学计算、文本生成等复杂任务。

从实际体验来看,DeepSeek-R1在小艺中的接入方式相对简单,用户只能在APP中打开DeepSeek-R1智能体才能对话。这意味着DeepSeek-R1在HarmonyOS NEXT上更多是作为单独的一个“智能体”存在,而不能设置为小艺的默认AI引擎。换句话说,日常唤醒“小艺”时,它仍然是原本的小艺智能体,不会调用DeepSeek-R1。

华为对DeepSeek-R1的接入方式,更像是“插件式增强”,而非终端AI化的最终形态。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带来DeepSeek-R1的AI体验,但并不能改变终端AI的底层逻辑。DeepSeek-R1只是作为一个“外部工具”被简单调用,不会带来设备本身体验的改变。这可能与HarmonyOS NEXT生态的发展节奏有关,也可能是出于自家盘古大模型的权衡。

另一方面,DeepSeek-R1本身虽然高效,但仍然需要一定的算力和硬件支持,功耗也面临挑战。目前,华为和联想都未选择在端侧进行本地部署。考虑到DeepSeek-R1的参数量较大,并不适合个人终端,官方提供了不同参数规模的蒸馏版,但性能也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DeepSeek-R1的出现仍然给个人终端AI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ChatGPT让我们见证了极其自然的语言对话能力,那么DeepSeek-R1则通过展示“思考过程”,让我们震撼于其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DeepSeek-R1的开源特性,让开发者和厂商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模型进行定制和优化,加速AI功能在个人终端设备上的落地。

DeepSeek-R1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终端厂商有了更多选择,更意味着终端的AI体验将变得更加精准和泛化,能够在更多场景下真正落地。虽然目前厂商对DeepSeek-R1的整合还相对简单,但我们可以预见,从DeepSeek-R1开始,终端AI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