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开车前是否需要暖车的议题上,公众常常陷入困惑,因为来自家长、社交媒体的各种建议纷繁复杂,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为了解开这一谜团,《纽约邮报》专门咨询了两名汽车行业专家。
美国汽车协会(AAA)的公共事务资深经理辛克莱尔指出,对于道路上行驶的绝大多数车辆而言,实际上没有必要特意先进行暖车。他解释说,一旦启动车辆,在系安全带的短暂时间内,车辆的状态就足以支持安全上路。
辛克莱尔进一步阐述,由于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燃料喷射技术和合成机油,引擎在启动后能够迅速获得必要的润滑,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是如此。因此,长时间的引擎空转并非必需。
然而,汽车专家菲克斯则提醒,尽管新车不需要过长的预热时间,通常等待一两分钟即可启程,但在寒冷天气中立即猛踩油门也并非明智之举。她建议,驾驶者应在引擎达到运作温度之前,采取平稳驾驶的方式。
辛克莱尔强调,平稳驾驶不仅有助于机油更高效地循环,还能使变速箱和其他相关零件逐渐变暖。他指出,这些零件在怠速状态下保持冷却,因此需要通过平稳驾驶来逐渐提升温度。
对于旧款车辆,菲克斯则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她认为,装有化油器的老式车辆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预热,以达到理想的运作温度。这类车辆往往已被归类为经典车,但它们在寒冷天气中的预热需求仍然不容忽视。菲克斯建议,旧款车应怠速预热五分钟左右。
辛克莱尔进一步解释说,自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以来,燃料喷射技术已成为几乎所有引擎的标准配置。因此,对于大多数现代车辆而言,长时间的预热已不再必要。
至于电动车,辛克莱尔指出,它们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引擎预热。然而,在寒冷天气中,电动车也面临着续航里程减少的挑战。美国汽车协会的最近测试显示,当气温降至华氏20度或以下,并且车厢暖气启动时,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能会减少约40%。
寒冷天气还会导致所有汽车的轮胎气压下降,对电动车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电动车通常比传统引擎汽车更重,因此它们的胎压设置也相对较高,通常在45至48psi之间。然而,随着天气变冷,胎压往往会降低,而大多数驾驶者却忽视了这一点。
无论驾驶何种类型的汽车,专家们都一致强调,在寒冷天气中驾驶的关键是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