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池行业的一系列动态揭示了其发展的最新趋势。首先,在资本开支方面,该行业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迹象。具体而言,2023年电池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速为-13.22%,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7.60%,显示出行业在扩张上趋于谨慎。
然而,在利润层面,电池板块却展现出触底反弹的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该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由2023年的-29.20%回升至-12.90%,同时,毛利率也回升至20.00%。这一变化表明,随着市场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善,电池板块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恢复。
展望未来,2025年电池需求有望维持中速增长。据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不断推出和产品力的持续增强,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储能电池需求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了147.5%,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中,受供给过剩影响,价格普遍出现下降,扩产节奏也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下半年以来,锂电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多个环节的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价格均已探底,预计2025年各环节价格将维持稳定,负极材料头部厂商也有望继续保持高开工率。
在技术革新方面,固态电池作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新技术,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超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被视为最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目前,全球电池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等,均在积极投身于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推进中。据悉,半固态电池已率先实现产业化,而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实现装车,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电池行业的这些积极变化,不仅为行业内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电池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也将为电池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