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内,春节假期的余韵尚未散去,但这里早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上海证券报的记者近日探访了该园区,见证了新能源重卡行业的蓬勃生机。
“2025年,我们行业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业内共识。”三一商用车制造公司HSE管理部部监胡鹏辉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正全力备货,准备迎接3至5月的新能源重卡销售旺季。”
在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记者目睹了200多台机器人与工人们并肩作战的壮观场景,超过700台自动导引车(AGV)在车间内有序穿梭。发货场上,一辆辆新能源重卡整齐排列,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其中不少还将远销海外。
回顾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年销量达到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40%,市场渗透率增至13.61%。特别是在12月,单月销量创下1.52万辆的新高,渗透率更是高达21.89%。今年1月,尽管是行业淡季,但新能源重卡销量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已连续24个月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三一重卡总经理罗畅国表示:“新能源重卡行业已经迎来了转折点,未来五年将持续高增长,市场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至50%甚至更高。”
在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的一角,胡鹏辉指着一片机器人作业区域介绍道:“这里完全实现了无人化操作,是真正的‘黑灯工厂’,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同样对新能源重卡行业充满信心的还有中国重汽。中国重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截至2024年12月,新能源重卡已连续19个月跑赢重卡行业大盘。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新能源重卡市场正处于迅速增长阶段。
目前,新能源重卡主要以充电重卡为主,实际续航里程多在300公里及以下,主要应用于矿山、钢厂、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然而,随着更长续航里程的新能源重卡推出和普及,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一家新能源重卡企业的相关人士透露:“今年,我们将推出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的新能源重卡,同时进一步提高载重能力、降低能耗。届时,新能源重卡将完全替代燃油重卡功能,且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指出,交通运输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虽然商用车在汽车保有量中仅占12%,但其碳排放量却高达55.4%。因此,重卡的新能源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罗畅国认为,虽然重卡新能源化起步稍晚,目前仍处于“市场+政策”驱动阶段,但市场驱动已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重卡展现出的商业优势和替代优势,使其行业生命力蓬勃。
数据显示,2024年9至12月,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达到历史高峰,平均月销量达1.03万辆。加上之前的旺季销量,新能源重卡行业正处于第一个“鼎盛时期”。
罗畅国分析称,新能源重卡销量高增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乘用车电动化培养了客户认知,完善了产业链;二是新能源重卡运营收益优势显著,运费成本远低于燃油重卡;三是电池规模化生产及成本降低,导致新能源重卡整车价格不断下降,提高了下游接受度。
如今,新能源重卡行业呈现出新势力与老牌子同台竞技的局面。以三一重卡、徐工集团为代表的新势力暂居领先地位,而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老牌重卡企业也开始发力新能源化。
数据显示,2024年,三一重卡、徐工集团、一汽解放、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77.4%、171.3%、333.2%和326.6%,市场份额分别为17.6%、16.2%、12.7%和10.3%。
罗畅国表示:“新能源重卡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赛道。三一集团正全面实施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转型战略,致力于成为低碳化、电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一汽解放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公司新能源业务正按照“15333”战略进行布局和规划,新能源重卡产品市场渗透率增速较快。预计2025年,公司仍将在新能源业务上重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