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2月7日的清晨,小米汽车的掌舵人雷军,带着一脸难以掩饰的兴奋,早早地出现在了小米汽车工厂内,他幽默地自称“雷厂长”,并宣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雷军在工厂内透露,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与制造团队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地提升产能。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
自小米SU7系列车型震撼上市以来,其产能和交付能力便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小米汽车App上的数据显示,SU7、SU7 Pro以及SU7 Max三款热门车型的交付周期分别长达27至30周、26至29周以及22至25周,这无疑给期待购车的消费者们带来了不小的等待时间。
回顾去年6月,小米汽车工厂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已经启动了双班生产模式,日产能达到了600至800台,月产能则稳定在2万台左右。然而,面对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这样的产能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导致SU7车型的月交付量被限制在了2万台左右,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愈发严峻。
面对这一挑战,雷军为小米汽车设定的2025年交付30万台的目标显得尤为紧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月产能2万台显然远远不够,因此,尽早提升产能成为了小米汽车当前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