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清晨,小米汽车的掌舵人雷军满怀激情地踏入了工厂大门,他幽默地自称“雷厂长”,并以一句轻松的“雷厂长来上班了!”开启了新的一天。
雷军此行目的明确,他计划与制造团队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严格把控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加速提升产能。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小米汽车近期市场表现的积极回应。
自小米SU7系列车型惊艳亮相以来,其产能与交付速度便备受瞩目。根据小米汽车官方App的信息,SU7、SU7 Pro及SU7 Max三款热门车型的交付周期分别长达27至30周、26至29周及22至25周,市场需求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回顾去年6月,小米汽车工厂已率先启动双班生产模式,每日能产出600至800台车辆,月产能达到2万台。然而,面对市场如饥似渴的需求,这样的产能仍显得捉襟见肘,导致SU7车型的月交付量被限制在2万台左右,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存在。
面对这一挑战,雷军为小米汽车设定的2025年交付30万台的目标显得尤为迫切。显然,当前的月产能远远无法满足这一宏伟蓝图,因此,尽早提升产能成为了小米汽车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