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中心行业中,圣贝拉曾被视为一颗璀璨的新星,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端定位吸引了众多关注。然而,近日其招股书揭示的财务状况却让人对其前景产生了质疑。
圣贝拉自2017年成立以来,便选择了与传统月子中心不同的道路。它没有像大多数同行那样投入重资进行房产租赁和装修改造,而是与高端酒店签订短期合约,利用酒店资源为产妇提供月子服务。这种轻资产模式曾被视为圣贝拉的一大优势,使其能够快速扩张并吸引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然而,现实却并未如预期般美好。尽管圣贝拉定位高端,收费不菲,但其财务状况却持续亏损。根据招股书,圣贝拉在过去三年半中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这与其高收费、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圣贝拉的两项主要运营成本——房租和人力,都对其财务状况造成了沉重压力。在与高端酒店的合作中,圣贝拉需要支付高昂的房租成本,而这些酒店往往也是其他月子中心的选择。圣贝拉提供的客房和大部分餐食都由酒店运营方提供,这使得消费者难以从餐食、装修风格上感受到圣贝拉与其他高端月子中心的区别。
在人力成本方面,圣贝拉采用了专业护士团队提供照护服务,而非传统月嫂模式。这虽然提高了服务质量,但也带来了更高的人力成本。护士的薪酬水平普遍高于月嫂,这使得圣贝拉的人力成本在收入中占比较高。
为了改善财务状况,圣贝拉采取了多种策略。一方面,它积极开拓获客渠道,与多地医院进行合作,投资私立妇儿医院,并在重要区域打造妇幼一体化大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圣贝拉的客流量。另一方面,圣贝拉将运营重心向价格更低的小贝拉和艾屿品牌倾斜,新增了大量门店。
然而,这些策略并未能彻底改变圣贝拉的财务状况。其月子中心业务面临瓶颈,家庭护理业务和女性功能性食品业务也未能创造太多收入。圣贝拉在高端月子中心市场中的份额较低,品牌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其产品定价较高,消费者对其子品牌的付费意愿较低,这也限制了其业务的拓展。
圣贝拉还试图通过提供独特的护理服务来形成差异化竞争。例如,其主打品牌圣贝拉中心推出了“二对一”看护模式,即两名护士服务一位客人。然而,这种服务模式并未能形成独家特色,其他高端月子中心也采用了类似的护士轮换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圣贝拉的品牌认知度还较低,消费者对其服务的评价也存在差异。一些消费者对其服务表示满意,认为其提供了高品质的月子服务;而另一些消费者则对其服务表示不满,认为其价格过高且服务质量并未达到预期。
总体来看,圣贝拉虽然拥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端定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挑战。其财务状况持续亏损,业务拓展也面临瓶颈。在未来,圣贝拉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