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驾驶概念在港股与A股市场迎来了显著的热潮。2月6日,包括比亚迪(002594.SZ)和德赛西威(002920.SZ)在内的多只智驾概念股放量涨停,随后在2月7日继续强劲上涨,四维图新、韦尔股份、中科创达等股票也纷纷上扬。
港股市场上,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和速腾聚创(02498.HK)同样出现了显著上涨。值得注意的是,黑芝麻智能(02533.HK)宣布其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实现量产出货后,股价在午后直线拉升,最终收盘大涨37.59%。
此次智驾概念股的全面上涨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情况自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销量,业绩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车企的重要力量。据报道,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量位列全球第五大车企。然而,尽管销量斐然,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却一度被部分人士认为不及华为等头部企业。
事实上,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采取了合作与自研并行的策略。自研方面,比亚迪推出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天神之眼”系统于2023年7月推出,是全球首款由整车厂设计开发与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BOS操作系统”。
2024年12月24日,“天神之眼”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了无图城市领航(CNOA)功能,并已迭代至BAS 3.0+超人类驾驶辅助。数据显示,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搭载量已突破400万辆,位居中国第一。比亚迪还计划在2月10日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围绕“天神之眼”系统展开,旨在为消费者创造高阶智能驾驶的无限可能。
有消息称,从2025年起,比亚迪将在全系车型上搭载智能驾驶方案,包括海鸥、海豚等低价车型。解决方案将分为入门级、中阶和高阶三种,分别来自润光智行(raincom)、比亚迪自研以及与Momenta合作的方案。智驾芯片则包括英伟达Orin X/N和地平线J6 M等。
比亚迪的这一消息无疑为智能驾驶概念的再度升温添了一把火。市场普遍认为,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前景广阔,多个环节值得关注。
以往,配备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往往价格较高,如赛力斯(601127.SH)的问界系列。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驾驶系统有望逐渐普及至低价车型。民生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025年比亚迪将通过技术换新强化其龙头地位,并计划在其产销规划中至少60%的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能驾驶系统,这将有望推动NOA成为10万-15万元车型的普及型配置。
华安证券和招商证券也纷纷看好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发展。华安证券认为,2025年是基础智能驾驶体验普及阶段,智驾标签能够提振车企销量,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并带动相应传感器套件的放量。招商证券则指出,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关键,2025年高阶智能驾驶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议关注国内整车厂新车智驾落地进度以及相关智能驾驶产业链环节的发展机遇。
具体来看,投资者应关注汽车智能化技术及商业落地较为领先的华为汽车链、小米集团-W(1810.HK)以及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平权的比亚迪汽车链。同时,国内NOA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份额快速提升、有望受益于智驾芯片国产替代的企业,以及国内座舱芯片领域领先的企业同样值得关注。
域控领域具备快速反应和集成化能力的平台型Tier1、与上游SoC厂商合作紧密的公司也值得留意。招商证券还建议关注受益于智能化驱动线束和连接器量价齐升的头部厂商,以及国内车载PHY芯片领先厂商。同时,受益于车内感知传感器用量提升的镜头及模组厂商,以及激光雷达厂商、毫米波雷达整机及解决方案商、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核心领域供应商也有望从智能驾驶的普及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