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酒业,这家曾借助复星力量迅速崛起的白酒企业,近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20年告别天洋控股,正式归入复星系麾下后,舍得酒业曾迎来了业绩的黄金时期。营收与净利润在短短三年内分别实现了2.6倍和3.49倍的增长,从2020年的27.04亿元和5.079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70.89亿元和17.79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4年,舍得酒业的业绩突然大幅下滑,仿佛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踩下了急刹车。据最新业绩预告显示,舍得酒业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3.2亿元至4.2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降幅高达76.29%至81.93%;扣非净利润预计在3.66亿元至4.66亿元之间,同比下降72.85%至78.68%。这一业绩水平,几乎回到了2018年的状态。
业绩的滑坡,直接反映在舍得酒业的股价上。自2022年以来,舍得酒业的股价持续下跌,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下跌了30.21%、39.21%和30.27%。进入2025年,短短一个多月,股价再次下跌16%,与最高位相比,已跌去八成。
更为严峻的是,舍得酒业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亏损。根据三季报数据,舍得酒业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9亿元,而业绩预告中的最低盈利预期为3.2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舍得酒业可能亏损高达3.49亿元;即使按照最高盈利预期4.2亿元计算,第四季度也至少亏损2.49亿元。这是舍得酒业自2001年以来,首次在第四季度出现亏损。
除了亏损,舍得酒业的合同负债和库存数据也透露出巨大的压力。合同负债的大幅下滑,反映出经销商拿货意愿的明显减弱。而在库存方面,舍得酒业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提到,公司正在实施“控量挺价”策略,以帮助消化渠道库存。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能有效缓解库存压力,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舍得酒业的库存已高达4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1%,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64.4%。
舍得酒业当前的困境,与其过去几年的激进扩张密不可分。在2022年业绩向好的背景下,舍得酒业决定大规模扩张产能,投资约70.54亿元建设增产扩能项目。然而,随着行业寒冬的到来,舍得酒业的销售状况大不如前,产能与销售的双重挤压,导致库存不断攀升。
舍得酒业在品牌定位上的频繁变动,也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从主推“舍得”品牌,到“舍得+沱牌”双品牌运作,再到以老酒为代表的多品牌转化,舍得酒业的品牌定位不断变化,核心单品也随之频繁更换。这不仅影响了经销商的信心,也导致舍得酒业在营销上的投入未能有效转化为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实际上,舍得酒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老酒战略”。然而,这一战略并未得到有效执行。舍得酒业旗下的多款老酒产品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毛利率也不断下降。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舍得酒业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面,库存激增、经销商信心不足、次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老酒战略执行不力等问题,都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