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档的余热未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正以破竹之势刷新中国影史的多项纪录。据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的总票房有望突破百亿大关,这一成就不仅将使其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更有望问鼎全球单一市场的票房冠军。
《哪吒2》的票房佳绩,无疑为其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及其掌舵人王长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光线传媒的股价在近期内实现了多次显著上涨,截至2月7日收盘,涨幅已接近28%,市值攀升至近410亿元人民币。
然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尽管《哪吒2》的辉煌成就为光线传媒的股价带来了短暂的提振,但公司的长远发展仍需更多像“哪吒”这样的成功案例来支撑。毕竟,单一的爆款电影难以支撑起一个企业的持续繁荣。
回顾今年的春节档,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的趋势:IP及系列化电影成为了吸金的主力军。无论是《哪吒2》、《唐探1900》,还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以及《蛟龙行动》,这些电影都凭借前期积累的口碑和粉丝基础,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其中,《哪吒2》更是凭借其独特的创意、精良的制作以及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作为“哪吒”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哪吒2》在主题上实现了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若天地不公,就扭转乾坤”的升华,这一变化使得电影的世界观更加宏大,故事体量也全面升级。导演饺子(杨宇)表示,他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观众给了他们做第二部的机会,他们不能随随便便“端上桌”。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得《哪吒2》在视觉效果、故事情节以及角色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尽管光线传媒很早就提出了打造“中国迪士尼”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司的动画电影业务并非一帆风顺。从早期的《大鱼海棠》到近年来的《赛尔号大电影》系列、《大护法》等作品,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探索充满了起伏。不过,随着《哪吒》系列的成功,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巨大的商业成功背后,光线传媒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电影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不少影业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以博纳影业为例,该公司将大量资金集中在《蛟龙行动》上,却未能取得预期的票房成绩,导致公司面临更大的财务困境。
对于光线传媒而言,《哪吒2》的成功无疑为其“中国迪士尼”之梦增添了重要的一块基石。但要想实现这一梦想,光线传媒还需要在动画电影领域持续发力,推出更多像“哪吒”这样的优秀作品。毕竟,只有商业上的持续成功,才能为光线传媒在电影行业立足提供坚实的保障。
光线传媒并未因一时的成功而迷失方向。王长田表示,永远有热门的产品,但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永远热门。因此,光线传媒将继续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不断在电影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期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