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厂能源布局,能否助力中国大模型“弯道超车”?

   时间:2025-02-07 20:22: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深圳阿里新能源公司的一项新专利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名为“一种带清扫功能的太阳能路灯”的专利,似乎预示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又一创新。该专利不仅结合了太阳能发电技术,还加入了自清洁功能,让人不禁联想到它可能是未来智慧城市项目的重要组件之一。

实际上,互联网大厂涉足能源领域的动向早已初露端倪。早在2022年,腾讯就宣布了一项名为“净零行动”的计划,旨在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腾讯提出了包括数据中心屋顶光伏、集中式新能源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紧接着,马云实际控制的一家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公司浮出水面,专注于海上风电和储能等业务。

更令人惊讶的是,游戏公司米哈游竟也涉足能源领域,投资了一家名为能量奇点的核聚变能源公司。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米哈游不仅成为了该公司的二股东,去年还共同研制出了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该装置外形独特,极具科技感。

那么,互联网大厂为何纷纷加大对能源领域的布局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

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比作一个食客逐渐成长为大厨的故事。互联网公司在发现痛点后,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例如,腾讯因影视文娱项目和云服务需求激增,推出了腾讯云;阿里则针对电商同质化问题,推出了犀牛智造,专注于定制化生产。同样地,这些大厂作为经济体量庞大的企业,其全球各地的总部、办公楼和产业园区能耗巨大。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2023年中国企业绿电交易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绿电交易量高达16.1亿千瓦时。面对绿电转型的全球趋势,大厂们选择亲自下场,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实现自产自销。

腾讯在河北怀来落地的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就是一个例子,该项目使腾讯自建数据中心的绿电占比达到了71%。几乎同时,字节跳动也发布了自建数据中心变电站设计框架的采购寻源公告,旨在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并降低用电成本。

除了绿色基建外,大厂们还利用平台优势在能源领域“练兵”。阿里与南方电网合作打造“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帮助电网和发电站进行数字化转型。腾讯则投入超3200亿元研发费用,在全球申请超8万件专利,通过基础软件创新深入能源场景,助力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中国绿能产业的强劲表现也是大厂加大能源布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电池技术到风电领域,中国企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经济性方面,部分地区绿电已经具备与火电竞争的优势。随着储能技术的推进和虚拟电厂的发展,未来有望将间歇性电力转化为稳定电力供应。

然而,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和关税问题给光伏产品带来了挑战。受此影响,光伏储能赛道开始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中东市场因此成为热点。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大厂的大规模绿电布局不仅为绿电企业提供了支撑,还节省了电费并履行了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AI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凸显了能源的重要性。多位AI领军人物指出,AI的天花板其实是能源。随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天量算力支持将成为常态,能源将成为基本盘。国产大模型在算力和数据层面已经展现出强劲实力,DeepSeek等企业的低成本大模型产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些进展意味着,在AGI时代,更低的推理成本和能源成本将助力中国大模型势力实现弯道超车。

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在能源领域的布局,不仅是对自身能耗管理的优化,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它们正通过实际行动,为未来的智慧城市和AI时代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

在这场能源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互联网大厂们正悄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