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A股市场,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先抑后扬”的戏剧性行情,这场行情为众多基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与惊喜。股市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基民的收益,尤其是那些投资于偏股型基金的基民。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历了从上半年亏损到下半年回本的过山车式体验,这成为了大多数基民过去一年的真实写照。
基民黄先生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称2024年是他作为基民10多年来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年。从上半年的绝望亏损,到股市新政引发的“924行情”带来的绝地反击,30%的亏损在几天内转变为盈利,再到十一假期后的市场调整,黄先生表示,他已经变得更加淡定。他坦言,去年上半年在低谷期几乎想要放弃,但幸运的是他坚持了下来。
另一位投资者刘先生则强调了在市场低位敢于加仓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市场或板块出现恐慌期时,往往意味着重大机会的到来。刘先生举例说,在2024年“924行情”之前,市场经过多轮下跌,极度恐慌,许多做基金的朋友都割肉离场,而他却敢于在这个时候加仓。他的投资策略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最终,刘先生以16%的年度收益率大幅跑赢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他的主要仓位集中在专注科技股的偏股型基金上。
这两位基民都对2025年的基金行情充满了信心。黄先生表示,他看好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这将成为他新一年的投资布局方向。
进入2025年,公募基金的首份成绩单颇为亮眼。1月份,在2.2万只公募基金中,有近五成的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突出,排名前80的产品均为偏股混合、灵活配置或普通股票型产品。1月份公募基金还加大了分红力度,分红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0%。在全部分红的基金中,有89只是去年刚成立的。
债券市场方面,2024年也呈现出了牛市行情。全市场共计5802只债基中,有5713只债基实现了业绩上涨,占比高达98%。在优质资产荒、权益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债券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
对于2025年的市场走向,多数受访的投研人士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市场对于春季行情的期待逐渐被点燃。海通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是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定调的又一重大举措。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回升也为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有望稳定增长。
基金经理们也纷纷表达了对科技股的看好。天弘恒生科技基金经理胡超认为,DeepSeek开源大模型的发布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平权,也给中国科技公司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随着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对A股市场的投资增加,2025年A股和港股有望走出牛市行情。他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人形机器人等AI板块的机会,或者通过布局优质白马股和配置优质基金来抓住投资机会。
多位基金经理还建议,如果投资者不确定如何选择具体的基金,可以关注科技属性较强的相关宽基。这些宽基不仅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投资风险。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基民们也在逐渐适应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他们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长期投资价值,希望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基民们满怀期待。他们相信,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他们也将继续坚守在投资领域,用智慧和耐心去捕捉每一个可能带来收益的机会。
当然,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基民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风险管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2024年的A股市场给基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宝贵的经验。他们学会了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这些经验和教训,也将成为他们在新一年中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