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科的人事变动风波再度升级,国资对万科的接管步伐明显加快。在2月5日,即春节后复工的第一天,万科内部公示了一份包含十名拟任经营管理人员的名单,这一举动标志着万科高层管理的重大调整。
在这份名单中,有六人来自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深铁)或其旗下子公司,其余人员则曾在深圳国资委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多家公司任职。他们的岗位覆盖了万科集团总部的战略投资、财务、法务等多个关键部门,并延伸至北京和华东两大核心区域。
万科的人事动荡仍在持续。随后,万科再度发布文件,进一步明确了12名高管的最新职责安排。结合这两份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到万科当前的高管架构和人员分工,而这些分工也透露出万科现阶段的工作重心。
辛杰,这位年前刚当选为董事会主席的人物,如今全面主持集团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解冻担任监事会主席和工会主席,负责监事会和工会的工作,并特别监督博商、鹏金所及财顾事业部的工作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这部分问题将由新任董事会秘书田钧牵头处理,田钧拥有丰富的金融经验,与深铁有着深厚的渊源。
博商资管与鹏金所是万科上市公司体系外的两个重要平台。而万科前总裁祝九胜,曾是鹏金所的法人代表和实际负责人,鹏金所也曾为万科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然而,鹏金所去年因市场波动导致部分产品兑付延期,涉及金额巨大,祝九胜也因此事受到外界关注。
万科此次人事调整中,退至执行副总裁之位的郁亮,主要负责战略和房地产宏观研究,协助辛杰开展工作。相较于郁亮的“务虚”,万科的主要业务将由新进的两位执行副总裁李锋和李刚负责。万科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商业开发等,调整后,李锋负责核心的开发经营业务,而李刚则负责物业、商业、长租公寓等多元化业务。
在万科内部,开发经营业务是重中之重,去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了86%。对于这项核心业务,深圳国资在成本、安全等重要环节以及北京、上海等权重区域都进行了部署和掌控。深铁物业高级督导李海洋将担任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成本总监,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郭伟将担任安全总监。
万科的开发业务以总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七大区域。此次调整后,北京区域和华东区域的负责人也发生了变化,分别由来自深铁置业的副总经理王智余和广州市天健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武接任。
万科总部层面的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战投部)和财务资金管理部也出现了重大变动。虽然执行副总裁刘肖仍将分管战投部,但深圳国资已派出三名大将空降该部门,形成了新的领导架构。战投部在万科内部一直备受重视,此次调整也凸显了其重要性。
执行副总裁韩慧华依然负责集团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内控管理、税务等相关工作,而深铁也派出了专家肖静华出任万科财务资金管理部总经理。与此同时,新当选的执行副总裁华翠则主要负责分管万科集团的各职能部门。
虽然万科此次官宣的人事调整与现有人员岗位存在部分重合,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些核心部门的掌控权正在逐步移交至深圳国资人员手中。这一趋势在春节前的高管层改组中已经初现端倪。
1月27日,万科公告称,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董秘朱旭集体辞职。同时,万科选举辛杰为第二十届董事会主席,李锋、华翠和李刚为执行副总裁,田钧为董事会秘书。这一系列变动标志着万科明星经理人时代的终结。
当日,万科还预告了2024年的业绩,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70%。这是万科成立以来的最大业绩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和毛利率显著下降、新增计提信用减值和存货跌价准备、部分非主业财务投资亏损以及大宗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随着国资的全面接管,万科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