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新年伊始,长城汽车公布的销售数据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尽管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元旦时表达了对新年的乐观期待,但1月的销售成绩单却略显黯淡。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在2025年1月共销售新车8.09万辆,环比降幅超过40%,这一成绩不仅终结了自2024年8月以来连续五个月的销量增长势头,也创下了自2024年3月以来的单月最差销量记录。与比亚迪和吉利汽车两位老对手相比,长城汽车的销量表现略显逊色,后者在同期分别实现了近50%和25%的销量增长。奇瑞控股集团的销量也上涨了超过10%,而长城汽车则同比下降了22.2%,这一降幅令人担忧。
从品牌层面来看,长城汽车旗下的五大品牌中,仅有魏牌(WEY)实现了49.42%的同比增长,月销量达到5007辆。然而,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2024年同期较低的基数。长城汽车销量担当的哈弗品牌,1月仅售出4.86万辆,同比下降17.84%;长城皮卡同比下滑超过20%;坦克品牌也罕见地下跌超过35%,月销量降至1.28万辆,创下近11个月以来的最差表现;欧拉品牌则愈发显得边缘化,1月销量仅为2193辆,同比下降63.46%。
尽管在国内市场面临挑战,但长城汽车的海外表现却成为一大亮点。1月,长城汽车海外销售2.8万辆,同比增长6.23%,延续了此前一整年海外月销量同比正增长的势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12个月以来长城汽车海外销量的最差单月成绩,较去年12月环比下降32.15%,海外业务同样承受着较大压力。
面对销量下滑,长城汽车内部并未表现出过分担忧。春节前,魏建军在慰问保定某长城汽车直营门店员工时表示,长城汽车在2024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包括销量不够大、对用户服务未做到100%、产品质量仍需提升等。他强调,2025年要将2024年留下的遗憾都解决掉。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2024年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海外销售增长和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长城汽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至130亿元,同比增长76.6%至85.14%。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单车净利润时隔多年将重返1万元之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为94亿至100亿元,同比增长94.47%至106.88%。
长城汽车的盈利表现也得到了部分投行券商的认可。国投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长城汽车变革初见成效,后续哈弗、魏牌多款新车上市,国内业务有望迎来拐点,维持“买入”评级。《汽车K线》在春节期间走访北京几大商圈时发现,围绕坦克700和魏牌蓝山的人群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这两款车都是长城汽车高价值、高盈利的产品。
展望未来,长城汽车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国内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竞争的加剧,长城汽车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也需要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长城汽车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