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Arstechnica报道,美国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项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承包商波音公司已开始为项目可能遭取消的局面做准备。在2月2日,波音公司副总裁兼SLS火箭项目负责人大卫·杜特彻突然召集了约800名员工进行了一次紧急全体会议,会议时长仅六分钟,且未设置问答环节。据参会员工透露,杜特彻在会上表现得冷淡且照本宣科。
杜特彻在会上透露,波音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箭合同可能将于2025年3月到期,而合同续签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司不得不为潜在的裁员做准备。根据美国《工人调整与再培训通知法》(WARN法案),作为拥有超过100名全职员工的雇主,波音公司需提前60天通知员工有关大规模裁员或工厂关闭的信息。
波音公司发言人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为了与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调整和成本预期保持一致,公司可能会减少约400个工作岗位,并将在未来几周内按照WARN法案的要求向受影响的员工发出裁员通知。同时,波音公司也在积极与客户合作,并寻求在公司内部重新安置员工的机会,以尽量减少裁员并保留人才团队。
与此同时,白宫内部以及NASA高层领导就SLS火箭和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未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商业航天倡导者强烈呼吁直接取消SLS火箭项目,认为这款大型且昂贵的火箭单次发射成本超过20亿美元(约合145.88亿元人民币),不包括有效载荷或地面系统的费用,对NASA的登月计划构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然而,NASA代理局长珍妮特·佩特罗则持不同意见。她敦促白宫允许NASA在项目取消前,使用SLS火箭的初始版本执行阿尔忒弥斯II号和阿尔忒弥斯III号任务。但SLS火箭的批评者指出,该火箭项目自2011年被要求开发以来,进度严重滞后且成本高昂。NASA每年需花费约30亿美元(约合218.82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火箭及其地面系统,而美国的私人航天企业则在火箭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SpaceX在过去十年中成功开发了两款重型运载火箭,而蓝色起源公司也刚刚发射了自己的New Glenn火箭。这些火箭至少部分可重复使用,且飞行成本不到SLS火箭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SLS火箭项目不仅进度缓慢且成本高昂,还面临着来自私人航天企业的激烈竞争。
SLS火箭主要由航天飞机的部件组装而成,包括主发动机和侧挂助推器。尽管其最初计划于2016年底发射,但直到2022年底才完成首次飞行。这一拖延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成本,还使得NASA在登月计划上陷入了被动局面。因此,一些批评者认为,保留SLS火箭计划反而会拖慢登月计划的进展,并建议NASA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