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在2024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并存的年度大戏。这一年,市场既见证了无数平台的黯然离场,也迎来了资本的重新青睐,多家企业成功上市或冲击IPO,为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嘀嗒出行与如祺出行在2024年先后登陆港交所,成为市场的焦点。嘀嗒出行凭借其专注的顺风车业务,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车主,注册用户突破3.68亿,私家车认证车主达到1770万名,稳居行业前列。其盈利表现也颇为亮眼,2021年至2023年,调整后净利润持续为正。如祺出行则凭借在大湾区的市场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23年交易额在大湾区排名第二,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也有所布局。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也在积极冲击港股IPO,其在网约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按总交易价值(GTV)计算,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名。曹操出行还通过定制网约车车型,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活力集团旗下的伙力出行和威盛时代旗下的365约车也先后递交了招股书,冲击港股主板上市,标志着中小型网约车平台在资本市场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市场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激烈的竞争和洗牌。2024年,全国各地被注销的网约车平台将近200个,其中超过半数因不具备服务能力而被迫出局。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监管的加强,使得新进入者面临更大的挑战。尽管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消费降级、行业内卷严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出行凭借其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依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滴滴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了扭亏为盈,其GTV持续增长。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等二线品牌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差异化服务试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这些二线品牌与头部平台相比,在业务量和市场份额上的差距依然明显。
进入2025年,网约车市场又迎来了新的变数。抖音正式上线了“打车”服务,正式进入网约车市场。抖音拥有近5亿活跃用户,其打车服务的推出无疑将加剧市场的竞争。抖音的入局也意味着网约车市场正逐渐从传统的平台竞争转向流量竞争,各大平台需要寻找新的流量入口以获取更多的用户。
面对抖音的入局,各大网约车平台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在2025年春节前夕,不少平台开启了一轮调价,以吸引更多的下沉用户。这些下沉用户正是网约车市场尚未充分渗透的部分,也是各大平台争夺的重点。同时,各家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以寻求新的增长点。无人驾驶网约车被视为网约车行业的下一次技术革命,多家企业已经在此领域进行深度布局。
总体来看,网约车市场在2024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市场将在流量争夺和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继续前行。各大平台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