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科技与汽车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多家知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破产。这一年中,半导体行业与汽车行业的“洗牌”尤为引人注目。
在半导体领域,华夏芯、梧升半导体等多家芯片设计企业相继传出破产清算的消息。其中,梧升半导体作为注册资金高达100亿元的明星企业,其破产令业界震惊。据悉,该公司曾计划总投资不低于180亿元,用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但最终未能逃脱破产的命运。昆山PCB工厂铨莹电子也因债务问题申请破产清算,涉及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等后续问题。
不仅如此,格立特、柔宇科技等知名半导体企业也未能幸免。格立特作为封测领域的佼佼者,其破产清算案引起了广泛关注。而柔宇科技,这家曾在短短两年内获得四轮风险投资、市场估值高达60亿美元的明星企业,也因持续亏损、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据招股书显示,柔宇科技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累计亏损超过31亿元。
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车企与新创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极越汽车、威马汽车等知名企业相继传出破产重整的消息。极越汽车在“原地解散”风波中,员工社保被拖欠,供应商应回款延期,公司付款账面已空。而威马汽车则在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下,完成了预重整转重整的申请。
高合汽车、德国造车新势力e.GO、恒大汽车等企业也相继陷入困境。高合汽车因资金链断裂、裁员危机等问题,被申请破产预重整。e.GO则因缺乏核心电动车技术、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商而停止运营。恒大汽车则因个别债权人的申请,其附属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除了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未能幸免。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Wrena因负债申请破产,其客户包括特斯拉等知名车企。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也因生产问题、需求低迷和来自中国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其子公司申请破产。
在破产潮中,一些企业试图通过重组或寻找新的投资者来挽救局面。然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破产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企业的破产不仅给员工和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整个行业和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业内人士指出,半导体与汽车行业的破产潮是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缺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出局。然而,这也为更具活力、更具潜力的新兴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这些新兴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