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TikTok遭遇一系列挑战,一股外国用户涌向小红书的潮流悄然兴起。然而,这股潮流的起伏变化,却意外地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不少敏锐的互联网从业者捕捉到了商机。
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至2月初,小红书国际版在美国的日活跃用户数(DAU)虽较巅峰时期大幅下跌约70%,但仍保持着百万级别的用户基础。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其日活用户数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变化,让不少原本在TikTok上活跃的外国用户,开始在小红书上寻找新的社交乐土。
小红书上的外国用户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他们的存在仍然吸引了不少中国用户的关注。特别是在凌晨时段的直播间里,外国用户的身影格外活跃,有时占比甚至能达到八成。Leo,一位在小红书上直播的博主,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变化。他的直播间里,中美网友热烈讨论生活、就业、国际关系等话题,气氛异常火爆。
随着外国用户的涌入,一些敏锐的自媒体博主和跨境电商卖家开始迅速行动。他们通过模仿外国人的口吻和行为,迅速在小红书上积累了大量粉丝。宛钰就是其中的一位,她通过介绍中国表情包等文化内容,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粉丝的关注。而Leo则凭借直播间里中美网友的热烈互动,短时间内实现了粉丝数量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外国用户数量的减少和同类账号的激增,宛钰等博主的流量也开始大幅下降。即便是发布外国人感兴趣的内容,点赞量也只能达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让她不禁开始后悔,没有在最火的时候将流量变现。
相比之下,一些跨境电商卖家则从一开始就预判到这波流量难以直接变现。琳达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虽然提供了如何利用“难民潮”赚美金的思路,但自己并没有按照这套方法做生意。她认为,外国用户无法在国内APP上付款,意味着小红书只能扮演“种草”的角色,商家想要成交,就得引流到海外独立站或电商平台上。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从业者看到了商机。Kyrie,一位在海外教过两年汉语的博主,看到外国用户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决定投身入局。他通过直播和连线等方式,积极向外国用户介绍中国文化,虽然遭遇了一些尴尬和失望,但他仍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外国人了解和爱上中国文化。
Lossy,一位从事外贸服务的从业者,则看到了海外商家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她注意到,Upwork等海外自由职业者平台上,带有“China”字眼的招聘帖层出不穷,时薪高达三四十美元的营销兼职更是屡见不鲜。她认为,小红书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TikTok”,因此准备为海外商家量身定制运营课程。
Leo则计划以自己的账号为起点,打造一个高性价比的英语口语学习平台。他认为,虽然全世界都开始讲中国话,但国人也从不吝啬为“国际竞争力”这一标签买单。他的直播间里,不仅有外国用户,还有大量正在备考雅思托福的年轻人,这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