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在新春之际迎来了人事更迭的重要时刻,标志着企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日,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圆满落幕,冯兴亚在会上被正式选举为董事长,接过了曾庆洪手中的接力棒,开启了广汽集团的新篇章。
当前,汽车产业正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洪流之中。新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深刻重塑着汽车产业的格局。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中,冯兴亚作为广汽集团的新任领航者,肩负着引领企业突破重围、重塑竞争优势的历史重任。
冯兴亚上任伊始,便面临着广汽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尽管广汽集团的年销量已达到了200万辆的规模,但整体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根据2024年的业绩预告,广汽集团的净利润预计将在8至12亿元之间,同比降幅超过70%。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报告期内净亏损将达到33至47亿元。与2022年高达80亿元的净利润相比,这一业绩无疑出现了显著的滑坡。
广汽集团业绩下滑的根源在于单车毛利率偏低。尽管销量规模庞大,但2023年其乘用车毛利率仅为2.55%,远低于行业10%左右的平均水平。广汽集团的营运效率也有待提升,总资产周转天数高达790余天,远超比亚迪、长城汽车等竞争对手,这不仅反映了运营效率的低下,也暗示了企业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
在自主品牌战略上,广汽集团主要依托传祺和埃安两大品牌。传祺品牌曾凭借GS4、GS8等爆款车型一度跻身自主品牌头部梯队,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电动化转型步伐的滞后,其增长势头逐渐放缓。而埃安品牌虽然在新能源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高端化尝试的受挫,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的合资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和油电同价时代的到来,包括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在内的合资品牌不得不加大终端促销力度以维持市场份额。然而,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并未能保住市场份额,反而导致了盈利的大幅下滑。2024年,广汽丰田销量同比下滑22%,广汽本田更是同比下降了26%。
面对这些挑战,冯兴亚上任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改善集团的盈利能力,提升单车毛利。为此,广汽集团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番禺行动”,将总部迁至番禺汽车城,并调整管理模式,从战略管控转为经营管控。同时,广汽集团还设立了产品、财务和采购三大本部,以加强产品研发、降低成本、发挥内部协同效应。
在产品战略上,广汽集团调整了新能源技术路线,广汽埃安将进军增程式、插电式市场,并与广汽传祺共享平台基础,针对不同消费需求打造特色产品。广汽集团还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加速高端化转型。据透露,广汽集团自主板块计划在2025年推出至少7款新车,涵盖纯电、增程、插电等多种动力形式。
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上,广汽集团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广汽集团已投资了地平线和文远知行等企业,涉足智能芯片、无人驾驶汽车两大领域。同时,广汽集团还进军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空间。2024年底,广汽集团发布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并计划在今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广汽集团还成立了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并推出了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
冯兴亚作为广汽集团的新任董事长,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他自2004年加入广汽集团以来,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对广汽集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冯兴亚的领导下,广汽集团有望加速电动化转型,从以合资为主转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开启企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