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大模型上车,中国车企智能化“换道超车”进行时!

   时间:2025-02-08 21:59: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的静谧战场上,一场围绕智能座舱的革命正悄然兴起。ChatGPT的问世,不仅颠覆了人机交互的传统模式,更激发了车企对AI大模型潜力的无限遐想。从简单的语音助手到复杂的自动驾驶系统,从情感陪伴到智能决策,智能座舱的体验边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

在这场技术竞赛中,DeepSeek如同一匹黑马,迅速闯入汽车领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短短数日,吉利、岚图等知名品牌纷纷宣布与DeepSeek达成合作,甚至有车主迫不及待地通过“手搓代码”,让DeepSeek的满血版模型提前入驻爱车。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透露出中国车企渴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换道超车”的雄心壮志。

DeepSeek的加入,无疑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战争注入了强劲动力。这场“车内革命”的猛烈程度,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截至2月8日,已有六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完成技术融合,标志着AI座舱时代的到来。

岚图汽车率先行动,宣布其逍遥座舱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的接入和部署。从2月14日起,岚图知音用户将通过OTA更新,率先体验DeepSeek带来的智能升级。而吉利汽车也不甘落后,其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成功融合,旨在解决智能汽车在模糊意图理解与主动服务能力上的长期痛点。

东风汽车同样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旗下多个自主品牌车型将陆续搭载应用。这一技术突破将使汽车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变为“主动理解需求”,成为用户的“思考型”出行伙伴。

除了上述品牌,长城、智己、宝骏等车企也已宣布接入DeepSeek。民间高手们更是按捺不住好奇,蔚来、特斯拉车主纷纷尝试通过车机浏览器访问DeepSeek网页端,与模型进行直接对话。尽管受限于算力与部署精度,但这种“野生上车”现象无疑反映了市场对AI座舱的迫切期待。

DeepSeek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车,得益于其低廉的成本和卓越的性能。据开源证券报告,DeepSeek-R1的百万Token输出成本仅需16元,远低于同类竞品。这种“性价比”极高的解决方案,正好击中了处于价格战中的车企痛点。

更重要的是,DeepSeek的颠覆性在于它以AI Agent为枢纽,掀起了一场远超电动化的变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开工信中高度评价DeepSeek,认为它将驱动汽车发生远超电动化的变革,标志着“AI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

在2025年的CES展上,AI汽车的概念进一步具象化、深度化。吉利汽车发布了“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通过AIOS调度引擎实现多设备数据的融合与处理。长城汽车则提出了空间语言智能体大模型ASL,旨在让智能汽车成为真正的AI智能体。

海外车企也在积极推动AI大模型上车。大众集团宣布为旗下多款汽车集成OpenAI的ChatGPT服务,宝马集团则选择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打造智能个人助理。然而,相较于中国车企,海外车企在数据合规与研发惯性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车企则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与开源生态优势,加速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DeepSeek的开源属性鼓励车企与开发者共创,本土芯片厂商提供的低成本算力方案则进一步降低了“模型上车”的门槛。

随着DeepSeek的广泛应用,汽车智能化的成本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尝试将AI大模型融入产品中。这一轮技术重塑不仅改变了汽车的形态和功能,更推动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机械马力到数据算力,从驾驶工具到生活伙伴,AI正重新定义着汽车的角色和定位。DeepSeek的“上车潮”不仅是中国车企技术跃迁的缩影,更是其向全球输出智能化标准的号角。未来,智能座舱将不再是简单的屏幕与按钮堆砌,而是一个充满情感、具备学习能力和进化能力的“出行伙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