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西部的一座小城里,一股养宠物的风潮正悄然兴起。这股潮流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带动了县城的商业格局,让宠物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北京工作的85后菜菜籽,每次回到老家都能感受到这股变化。她发现,公园里、集市上、小区里,牵着宠物悠闲散步的人越来越多,宠物的品种也日益丰富,从金毛、泰迪到柯基、博美,几乎和大城市没有区别。据高盛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将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养宠家庭数量也已破亿,而县城则成为宠物经济增长的新主场。
这股养宠物热潮的背后,是孤独经济的投射。县城工作机会少,年轻人外出打拼,留下大量独居老人。与此同时,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逐渐淡薄,相比养娃,养宠物成为更轻松的选择。在菜菜籽的家乡,像她二姨这样的老年人,养宠物已经成为一种寄托天伦之乐的方式。而年轻人中,养宠物也变得司空见惯,微信群里随时可见大家分享宠物的趣事和日常。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宠物经济在县城迅速崛起。大众点评、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关于宠物的话题、笔记、团购活动等也越来越多。宠物集合店、宠物美容店、宠物医院等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宠主们对宠物的消费也毫不吝啬。菜菜籽的00后堂妹,虽然月均收入不高,但为宠物消费却十分大方,去年一年就给宠物狗“茅台”花了近一万元。
与大城市不同的是,县城的宠主们更倾向于养狗而非养猫。这主要是因为狗被视为忠诚、友好的象征,代表着守护和陪伴,人们对狗的接受度较高。同时,县城居民的住房面积较大,活动空间广阔,为养狗提供了便利条件。县域居民有更多时间遛狗,也适合养狗的生活方式。不过,随着宠物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县城养猫的人数也许会逐渐增多。
宠物经济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县城居民的生活方式,还带动了当地的创业和就业。李李原本在广州一家宠物店打工,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看到县城宠物数量不断增加,她决定回到家乡开一家宠物店。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引流获客,她的店铺迅速打开了市场,实现了收支平衡。李李表示,县城的房租较低,但宠物项目的收费并不便宜,因此利润空间很大。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宠物医院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县城的宠物医院经常接待因不科学喂养而导致生病的宠物,但老人们非常愿意为宠物花钱治病。在他们看来,带宠物看医生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为宠物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统计,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从业人数已突破百万人大关,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3日,我国现存与宠物相关的存续企业近457.08万家。其中,一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52.37万余家,平均每天新增注册企业约4174家。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宠物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潜力。
在县城的宠物经济中,创业者们看到了新的商机和发展前景。他们纷纷投身宠物行业,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宠物服务。而宠物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县城的商业格局变化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