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深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5-02-09 12:21: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携手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这一举措旨在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能源领域价格改革的战略部署,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该通知明确提出了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价格由市场决定、责任公平分担、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政策协调统筹。改革的核心在于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全部上网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确定。同时,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根据项目的存量与增量属性,采取不同策略,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存量项目,通知指出,这些项目将纳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确保其电量、电价与现行政策的有效衔接。对于增量项目,其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而机制电价则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产生。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确保了新老政策的平稳过渡,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稳定预期,有利于新能源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通知还要求各地加强组织落实,精心部署,主动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加强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强化政策协同,确保价格改革与规划目标、绿证政策、市场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力,以实现改革的平稳过渡。

在具体实施方面,通知详细阐述了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的路径。首先,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需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决定。其次,完善了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并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还健全了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缩短了交易周期,提高了交易频次,并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以稳定供求关系。

为了支持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通知还提出了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具体措施。这一机制将确保新能源在参与市场交易后,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预期。对于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由电网企业开展差价结算,反之则扣除差价。这一“多退少补”的结算方式,有助于新能源企业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促进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的分类施策方面,通知明确了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对于存量项目,将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与现行政策的妥善衔接;而对于增量项目,其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将根据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机制电价则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这种分类施策的方式,既保持了存量项目的平稳运营,又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了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关于改革对终端用户电价水平的影响,通知指出,对居民和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对于工商业用户,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全国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在电力供需宽松、新能源市场价格较低的地区可能略有下降。后续工商业用户电价将随电力供需、新能源发展等情况波动。

此次改革对电力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推动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使新能源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使新能源与煤电等一样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均由市场形成。

为了确保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将指导各地制定具体方案,并允许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实施时间。同时,将强化政策协同,指导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精心组织落实,并做好跟踪评估工作。国家也将结合新能源发展等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进行了详细解答。他们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解释了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介绍了改革如何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以及对终端用户电价水平和电力行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也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