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领域,一家企业正以破竹之势加速其商业化进程,它就是小马智行。这家由两位技术极客创立的公司,不仅承载着将技术梦想变为商业现实的雄心,也成为了硬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典范。
故事始于2016年,小马智行的联合创始人楼天城与彭军,在百度美国研发中心因工作结缘。楼天城,被誉为“中国编程第一人”,以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吸引了彭军的注意。半年后,两人携手离开百度,共同踏上了自动驾驶的创业之旅,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创业路上,小马智行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迅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丰田、一汽集团等车企纷纷入局,为小马智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在上市前,小马智行已完成7轮融资,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无人驾驶公司之一。
然而,技术创业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小马智行也经历了技术瓶颈、政策限制等重重挑战。为了将技术转化为实际收益,小马智行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开展L2++业务、销售硬件产品、尝试Robotruck业务等,以期在短期内找到收入路径。
2024年11月27日,小马智行成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当年美股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IPO。上市后的小马智行,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据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介绍,未来三年,公司将致力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实现健康增长。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小马智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2年底,小马智行在北京和广州获得了无人驾驶牌照,这标志着其L4级自动驾驶技术已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条件。随后,小马智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运营区域不断扩大,其中广州南沙已实现约803平方公里的全域运营,北京则覆盖了亦庄周边225平方公里的区域,并扩区到大兴机场、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
尽管目前小马智行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额正逐渐收窄。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调整前净亏损同比下降了25.6%。这得益于小马智行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商业化运营等方面的不断努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小马智行经历了从模仿学习到自我训练的转变。楼天城认为,模仿学习的天花板太低,无法实现L4级自动驾驶。因此,小马智行从2020年开始,将研发重点转向世界模型,通过自我训练和自我演进,不断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成本控制方面,小马智行通过量产和供应链优化,大幅降低了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成本。据透露,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成本较第六代降低了60%~70%。同时,小马智行还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北汽新能源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和生产自动驾驶车型,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小马智行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作为CTO,楼天城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而彭军则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协调能力,为小马智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资本的助力下,小马智行正加速奔跑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道路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小马智行有望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