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特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深入探讨了福特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中的策略,特别是与中国这一强劲对手的较量。
法利坦诚地表示,福特若要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与中国并驾齐驱甚至实现超越,就必须借助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上的专长。他指出,中国在电池制造领域已经领先西方多年,这对福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法利透露了福特的应对策略:通过获取中国的知识产权,并将其与福特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美国的创造力和规模优势,以及对客户的深入了解相结合,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展开竞争。他强调,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美国工业经济的一次重要考验。
在电池技术方面,福特正在积极推进BlueOval电池园区的建设,该园区预计将于2026年竣工。届时,它将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而这些电池的技术将依赖于中国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虽然最初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并由A123系统公司商业化,但由于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曲折,A123最终破产。其包括电池知识产权在内的资产被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这也间接促成了中国在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福特还面临着来自中国平价电动汽车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福特正在研发一款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小型电动汽车。法利表示,尽管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暂时为福特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使其免受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直接冲击,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在中国生产的林肯航海家等车型运往美国经销商的成本。
面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福特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法利和他的团队正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努力使福特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无疑将对福特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