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哪吒2》票房奇迹带火衍生品市场,千亿蓝海等你来掘金?

   时间:2025-02-09 19:58: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爆,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画电影(简称《哪吒2》)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全球影坛的焦点。这部影片在上映仅仅十天后,便以惊人的速度超越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荣登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的榜首。而影片的主角哪吒,也因此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百亿影帝”,这一称号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网友们纷纷调侃,诸如沈腾、吴京、黄渤等昔日的百亿影帝们或许应该感到些许“危机感”了,同时,他们也满怀期待地注视着《哪吒2》,希望它能再次创造票房奇迹。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小县城,甚至海外的华人社区,观众们都热情高涨地涌入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预售票被一抢而空,海外影迷们更是呼吁当地影院增加排片。

截至某一时刻,猫眼平台预测《哪吒2》的总票房将达到108亿元。这股观影热潮也迅速传递到了二级市场,影片的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股价在短短几天内大幅飙升,创下了近四年的新高。

电影之外,《哪吒2》的商品周边和衍生品市场同样火爆。淘宝热搜榜上,《哪吒2》的周边产品高居榜首。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系列手办在各个销售渠道迅速售罄,二手市场上的现货价格甚至上涨了30至100元。官方正版手办的众筹金额更是突破了2000万元大关,远远超出了预设目标。

不仅如此,拆卡、拆盲盒的直播间也开始热衷于拆售《哪吒2》的卡牌和盲盒。一位卡牌经销商透露,目前《哪吒2》的卡牌供不应求,预计要等到数日后才能补货。

在优质内容和高效新媒体传播的双重推动下,消费者对电影的喜爱与热情得以延续,形成了长尾效应。获得IP授权的品牌和电商平台则充分利用这一热潮,推动了影视周边销量的持续增长。

回顾过去,从《流浪地球2》到如今的《哪吒2》,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已经涌现出多个标杆案例。相较于海外成熟的衍生品市场,中国的这一领域尚属蓝海,潜力巨大。然而,要在这片蓝海中成功掘金,并非易事。

线上线下,各方都在争夺这位“三岁百亿影帝”。《哪吒2》的火爆不仅带动了电影周边产品的销量,甚至让四年前的《哪吒1》周边产品也重新焕发了生机。一些商家透露,原本积压的《哪吒1》盲盒被一扫而空,成为了新的引流产品。

这股热潮甚至影响到了二手市场。一些早期购买《哪吒》系列周边的玩家发现,他们的收藏品价值倍增。例如,五年前购买的哪吒联名金镯价格翻了一番,而《哪吒1》的全套手办二手交易价格也飙升至3000元左右。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顶级IP已经超越了叙事载体的局限,成为了触发商业链式反应的“文化核弹”。电影观众、周边衍生品、品牌和商家纷纷涌入这场“野性消费”的狂欢之中。

影视衍生品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就尝试了周边衍生品的开发。然而,当时的衍生品更多被视为一种宣发手段。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正版意识的增强和情绪消费的崛起,影视衍生品逐渐成为了影视之外的常态化“增值项目”。

如今的影视衍生品市场已经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手办、玩偶等传统产品。服饰、首饰以及结合年轻人喜好的定制周边层出不穷。同时,腾讯、爱奇艺、优酷等拥有众多自制剧版权和资源的平台也积极入局,推出了自营的周边产品商城。

尽管中国的影视衍生品市场尚未成熟,但潜力巨大。以《星球大战》为例,这个超级IP在48年间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总收入,其中衍生品收入远超电影票房。同样,2023年上映的《芭比》电影也带动了芭比IP收入的显著增长。

相比之下,中国的影视衍生品市场虽然热闹,但能吸引全网关注的成功案例仍属少数。要推动这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或许可以借鉴海外的成功经验,但最为关键的是,优质的内容始终是这门生意发展的基石。

交易是流量的终点,但好的内容和故事才是流量的起点。只有不断推出优质内容,才能持续吸引观众,进而推动影视衍生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