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重庆摩托车产业创新高,硬核专利频出,如何重振雄风?

   时间:2025-02-10 09:02: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重庆润通控股的生产车间内已是一片繁忙。早上9点,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们正在高效地操作着各种设备。这家位于江津区的企业,主营摩托车和沙滩车等产品,特别是其摩托车产品,在海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润通控股综合管理经理张楠表示,为了赶制订单,他们在大年初五就已经开始了新年的工作。这一忙碌的景象,正是重庆摩托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市经信委透露,2024年重庆预计摩托车产量将达到650万辆,同比增长15.6%。重庆摩托车商会副会长赵瑞强也指出,2023年重庆摩托车产值为862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接近千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重庆,这座曾经被誉为“摩托车之都”的城市,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的波折后,如今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复兴之路,离不开企业对“内功”的修炼和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在2024年的中国摩博会上,宗申与本田在新品发布上的“撞车”,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双方同时发布了搭载“E-Clutch”电控离合器技术的新产品,这项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骑行的安全、舒适和便捷性,为消费者带来媲美专业赛车的加速体验。

近年来,重庆摩企在技术创新上频频发力,多家企业申报或获得了硬核专利。例如,隆鑫申请了“辅助轮”专利,让摩托车行驶更加稳定;航天巴山拿下了“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输送系统”专利,大幅提升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力帆则获得了“摩托车及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专利,使得摩托车在更加节能环保的同时,动力也更为强劲。这些专利的取得,标志着重庆摩企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摩托车逐步向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大排量、高端化摩托开始在市场上受到追捧。重庆摩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高端市场发力。宗申、力帆、隆鑫等传统强企纷纷推出优质产品,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银翔、航天巴山、鑫源等新兴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在2024年1-11月的全国摩托车企业销量排行中,重庆有3家企业进入前10,6家企业进入前20。

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产业链的整体提升。目前,重庆拥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4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400多家,形成了年产1000万辆整车和20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重庆市还发布了《重庆市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摩托车产业总产值要达到1400亿元,年产量要突破800万辆。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重庆摩托车企业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位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2025年的“第一单”。据昌明摩托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一开年就拿下了巴西和俄罗斯的3000台摩托车订单,货值高达900万元。去年,公司出口摩托车4万辆,产值约1.5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越南、印尼等30余个国家。

重庆摩托车的出口量也在逐年攀升。据重庆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量达到502.7万辆,出口金额2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5.9%,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三。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重庆摩企对“内功”的修炼和市相关职能部门的助力。近年来,重庆摩企在国际知名的摩托车展会上频频亮相,重新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面对未来,重庆摩托车企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深知,大排量、高端化摩托车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也已经开始加速呈现。因此,重庆摩企正在积极布局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例如,珠峰钇动力推出了全球首款碳纤维超轻高速电摩——拿铁01竞技版,润通控股也在研发设计电动摩托车产品,预计今年将投放国际市场。

去年12月宗申正式接手隆鑫,标志着全国最大摩托车集团的诞生。这一合并将有助于双方在资源配置、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优化,推动重庆摩托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升级。同时,重庆也在考虑打造以渝西地区为核心的电动摩托车产业集群,引导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加快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产业集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