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在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便放出了大招,宣布从今年起将不再研发非智能化新品,并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内推出多达35款数智化新品。这一消息由长安汽车掌门人朱华荣在公开场合透露,同时他还分享了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雄心壮志,包括明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以及在2028年达到全场景L4级自动驾驶的目标。
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也在近日浮出水面。该计划旨在打造“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共创”的双轨模式,全面推动数智产品、制造、运营及生态的升级。基于SDA平台和天枢大模型,长安汽车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控底盘分别命名为“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和“天衡底盘”。
在数智技术方面,长安汽车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例如,“天枢智驾”系统将于8月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首次搭载激光雷达,提供极黑环境和极端天气下的避撞功能,夜视通行能力将达到同级最优,并将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同时,“天衡底盘”也将在6月推出横风稳过、强力刹车等功能,而“天域座舱”则将在8月前实现AI出行服务和AI补能服务等功能的首发。
在数智能源领域,长安汽车的金钟罩全固态电池也备受瞩目。该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并具备AI远程诊断功能,安全性提升70%。长安汽车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的首发,并在2026年进行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推进量产。
在未来三年的数智产品规划方面,长安汽车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而是专注于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这些新品将涵盖长安启源、深蓝和阿维塔等多个品牌,包括小型SUV、中大型SUV、MPV以及紧凑型轿车等多种车型。
长安汽车还将加速推动旗下工厂向数智工厂转型,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提升交付效率40%,降低碳排放30%,并降低成本20%。同时,长安汽车正推进“一体两翼”AI发展策略,通过AI重塑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体系,并加强DDM数智中台建设,打造全天候服务体系。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据朱华荣透露,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研发累计投入已达1148亿元,并拥有1.8万人的研发团队。未来,长安还将继续加大在新汽车和科技产业链上的投入,预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并新增超过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
在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还宣布与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企业携手,共同打造中国智驾的新名片。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