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持续施压之下,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并未止步,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上游的EDA软件供应商,还包括了芯片制造设备、材料供应商,以及IC设计、晶圆生产和封测等多个环节。各相关企业纷纷加快了突破的步伐,力求在技术上取得更多自主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替代成为了行业内的关键词。面对美国对先进设备的封锁,中国企业只有通过国产替代,才能打破依赖,实现真正的技术独立。这一战略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国产芯片设备制造商。
其中,北方华创便是佼佼者之一。这家国产芯片设备巨头近年来迅速崛起,从全球排名之外,一跃成为2023年的全球第八名,并在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全球第六名。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有力证明。
近日,北方华创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据数据显示,公司预计实现收入将在276亿元至317.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5%至43.93%;净利润预计为51.7亿元至59.5亿元,同比增长32.6%至52.6%。这一业绩的强劲增长,不仅彰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方华创在2024年收到的订单金额也达到了惊人的380~390亿元区间。这一数字的公布,无疑是对其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的有力背书。从营收规模来看,北方华创已经成功跻身全球芯片设备制造商的前列,仅次于ASML、应用材料、科磊、泛林和东京电子等五大巨头。
那么,北方华创究竟是如何实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呢?一方面,得益于国产替代的浪潮。在国产芯片厂纷纷寻求替代设备的大环境下,北方华创作为国产芯片设备的领军企业,自然成为了众多芯片厂的首选。另一方面,北方华创自身的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公司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薄膜沉积设备、刻蚀机、氧化炉、退火炉、MFC、清洗机等大部分核心设备,且很多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优势,北方华创的设备得以大规模进入国产晶圆厂,进行大规模的国产替代。这也使得公司的订单量不断攀升,市场前景一片光明。随着国产替代的不断加速,北方华创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甚至有望冲击全球前五的宝座。
北方华创的崛起,不仅为国产芯片设备制造商树立了榜样,也为整个芯片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其他国产芯片设备厂商也能向北方华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