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动汽车低温焦虑何解?技术、习惯、基建需同步发力

   时间:2025-02-10 10:30:4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股电动汽车极寒测试风潮席卷了整个汽车行业,众多厂商纷纷将自家产品送往寒冷地带,进行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测试。然而,测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60款参与测试的车型中,无一能在低温下达到标称续航的一半,这引发了业界对于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应用能力的广泛讨论。

在北京的冬季,电动汽车的实际使用情况也印证了这一测试结果。多位纯电动出租车司机反映,在寒冷的天气下,车辆的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原本标称的350公里续航,往往只能行驶一百多公里就需要充电。为了节省电量,司机们不得不减少使用车内空调,转而依靠厚重的棉衣来抵御严寒。

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不佳,不仅体现在续航里程的缩短上,充电速度和启动性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寒冷天气中,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会明显变慢,甚至在极端低温下,充电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启动。同时,车辆启动也变得更为困难,尤其是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造成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表现不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性能在低温下显著下降所致。以锂电池为例,低温会导致电解液黏稠度增加,电池内部电阻变大,从而影响电池的可用容量和输出功率。低温还会影响充电速度,电池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容易被迅速带走,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正在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技术层面,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耐低温电解液、推广固态电池以及升级充电技术等都是有效的手段。通过预热电池至最佳工作温度、实施智能温控策略以及采用热泵空调系统等措施,可以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同时,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低温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行程、避免长时间闲置车辆以及及时充电等措施,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选择适合低温环境的充电设备和充电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电动汽车的影响。

为了推动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和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他们通过举办极寒条件下的汽车性能测试活动,为车企提供科学严谨的检测测试服务,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目前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电动汽车将更好地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