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正式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该计划着重强调了智能驾驶的发展,预示着长安汽车将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公司计划在今年8月率先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此举旨在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据朱华荣介绍,长安汽车的智能驾驶策略是自研与合作并行。除了自主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外,公司还将与业内领先的供应商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他特别提到,长安汽车将坚定推动华为乾崑智驾、鸿蒙系统等技术在阿维塔、深蓝汽车等品牌上的应用。
长安汽车的子品牌深蓝汽车成为推动智能驾驶普及的首要载体。深蓝汽车主要针对入门级和主流市场,定价更加亲民。在2月9日,深蓝汽车宣布与华为深化合作,多款车型将应用长安汽车自研或华为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其中搭载智能驾驶方案的车型最低售价仅为15.19万元。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表示:“智驾不是选择题,是未来出行的必答题。”
长安汽车并非唯一一家致力于智能驾驶普及的大型车企。进入2025年,国内多家车企巨头纷纷表示要将智能驾驶功能普及到全部或部分车型中。例如,比亚迪因计划推出拥有智能驾驶功能的入门版车型,其A股股价一度涨停,市值已突破9000亿元大关。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一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产业链的完善以及成本的降低,智能驾驶的普及已成为大势所趋。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教授指出:“2024年国内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大幅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的成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都有利于智能驾驶的普及。”
除了长安汽车和比亚迪,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等其他大型车企也计划加入智能驾驶普及的行列。这些车企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进程。
面对大型车企集团的涌入,新势力品牌如何应对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新势力品牌如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虽然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较早的积累,但面临着大型车企集团的激烈竞争。纪雪洪教授认为:“新势力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有一定先发优势,但也面临着大型车企集团的追赶。最终还是要看市场份额和用户体验。”
尽管竞争日益激烈,但多家车企均对智能驾驶的普及持乐观态度。在长安汽车发布会上,多位车企一把手表达了对智能驾驶发展的期待和支持。随着长安汽车、比亚迪等车企的积极推动,A股智能驾驶概念板块已连续多日上涨,智能驾驶技术或将更快地走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