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正式揭晓了其“北斗天枢2.0计划”的详细内容,该计划着重强调了智能化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突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公司计划在今年8月,在其售价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首次引入激光雷达技术,此举旨在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长安汽车并非孤军奋战,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之路上,它有着众多同行者。进入2025年,国内多家汽车制造巨头纷纷表态,要将智能驾驶功能应用于旗下的大部分或全部车型。例如,比亚迪因传出将推出配备智能驾驶功能的入门级车型,其股价一度飙升,市值已突破9000亿元大关。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以及成本的逐渐降低,2025年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一年。长安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决心尤为坚定,不仅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还与华为等业内领先企业展开了深入合作。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华为乾崑智驾、鸿蒙系统等技术在阿维塔、深蓝汽车等品牌上的应用。
深蓝汽车作为长安汽车推动智能驾驶普及的重要载体,其产品定位主要覆盖入门级和主流市场,价格更加亲民。近日,深蓝汽车宣布与华为深化合作,多款车型将搭载长安汽车自研或华为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其中搭载智能驾驶方案的车型最低售价仅为15.19万元。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即将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展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成果。据透露,比亚迪将在今年推出的多款入门级车型上搭载智能驾驶系统,售价有望控制在10万元以内。比亚迪秦PLUS智驾版本的推出,更是将智能驾驶技术带入到了更加亲民的价位段。
除了长安汽车和比亚迪之外,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等国内汽车制造巨头也纷纷表示将加入智能驾驶普及的行列。这一趋势对新势力品牌构成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样也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势力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有着较早的积累,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然而,随着大型车企集团的涌入,新势力品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不过,业内专家认为,新势力品牌和大型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各有优势和不足,竞争的关键在于市场份额和用户体验。
尽管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业内普遍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持乐观态度。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企业的积极推动,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