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围绕张兰与汪小菲的直播封禁风波,让公众再次聚焦于这一家子的商业纠葛与情感大戏。抖音与微博相继宣布对张兰、汪小菲的直播间实施封禁措施,这似乎为自2022年起便持续发酵的家庭纷争画上了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句号。
回顾过去,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风波不断占据热搜榜,而这出“罗生门”式的剧情起伏,意外地将张兰及其背后的餐饮品牌“麻六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离婚风波爆发前,张兰的直播间销量平平,甚至有人质疑其事业自俏江南之后未有显著起色。然而,随着儿子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事件持续发酵,张兰的直播间却意外迎来了流量井喷。
数据显示,2023年初的几个月里,张兰的抖音号销售额突破2亿,观看人次高达2702万,麻六记酸辣粉更是一跃成为网红爆款。这股流量红利不仅让张兰在直播带货领域风生水起,更为麻六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然而,与线上的火爆相比,麻六记的线下业务却显得相对冷清。据公开资料,尽管麻六记在全国拥有超过30家线下门店,但其线上业务营收一度是线下门店营收的3至5倍。如今,随着线上流量入口的骤然关闭,麻六记面临新的考验。
张兰与汪小菲的商业历程,似乎总是与各种八卦新闻紧密相连。作为曾经的“京城四少”,汪小菲的商业版图从未脱离过公众视野。从与大S的婚礼到俏江南的辉煌时刻,再到后来的商业转型,每一次变动都伴随着大S的身影。台北的S HOTEL、麻六记等品牌,无不透露出汪小菲对流量的精准捕捉与利用。然而,随着大S的离开与直播间的封禁,这场流量游戏似乎走到了尽头。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近年来,张兰与汪小菲的相关账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几乎占据了麻六记整个品牌抖音销售额的40%。尽管在封禁当天,麻六记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在抖音旗舰榜上的排名有所上升,但长远来看,这种短暂的平静能否持续仍是个未知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每当汪小菲与大S的感情纠葛降温,麻六记的流量便会大幅下滑。张兰直播间的女粉占比超过84%,且多为大S忠实观众所在年龄段,失去了大S的话题加持,她们对麻六记酸辣粉的兴趣或许也会减弱。
诞生于流量盛宴的麻六记,线上与线下业务占比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尽管麻六记一直在努力调整线下生意,包括开设便利店、酸辣粉小店等,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其抗击打能力仍有待验证。尤其是川菜赛道,全国相关企业存量超过6.8万家,门店数超过15万家,连锁化率也显著高于整体中式正餐。麻六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否保持竞争力成为一大挑战。
麻六记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至今仍未完全摆脱代工厂模式,且频繁陷入添加剂风波。过去两年,麻六记之所以能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线上直播间的流量加持。汪小菲的感情大戏,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成为了品牌最好的叙事和卖点。然而,随着封禁措施的实施,麻六记必须学会独立行走,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直播带货成为中小企业、新兴品牌自救方式的大背景下,张兰与汪小菲对流量的觊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刻意争夺流量必然面临反噬。向太陈岚、杨子与黄圣依等明星夫妻的成功带货案例,虽然证明了流量变现的可能性,但也暴露了过度依赖流量带来的风险。数据显示,一旦脱离明星效应,直播间数据便平淡无奇。这种玩法能否持续,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直播带货日益成为消费链条中至关重要一环的今天,无数门可罗雀的直播间仍在拼尽全力争夺流量。然而,这种依靠舆论噱头掀起的流量狂欢,能否真正转化为销量并持续推动品牌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麻六记的成功看似不难复制,但背后的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