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哪吒2》票房大卖背后的电影市场分化:光线传媒笑,博纳影业愁

   时间:2025-02-10 22:16: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行业的两大巨头——光线传媒与博纳影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光线传媒凭借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TOP32。这部影片不仅为光线传媒带来了巨额收益,截至2月10日,票房已突破81.63亿,预计为公司贡献了超过20亿元的营业收入。光线传媒因此被誉为“印钞机”,其在疫情后的逆势增长尤为引人注目,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

相比之下,博纳影业投资的《蛟龙行动》票房表现惨淡,仅收获3.52亿票房,在春节档中垫底。这部耗资10亿的大制作电影未能如愿扛起票房大旗,反而让博纳影业陷入尴尬境地。拉长时间线来看,博纳影业自2021年营收爆发后,业绩便开始下滑,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亏损6.37亿至8.81亿元。

这两家公司的命运分化,源于它们在题材选择、投资策略和商业模式上的显著差异。博纳影业深耕主旋律电影市场,从《智取威虎山》到《长津湖》,博纳用一系列主旋律大片引领了市场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蛟龙行动》的票房失利也在情理之中。博纳影业在一种类型电影上取得成功后,选择继续专注并扩大优势,这种策略在主旋律电影市场火爆时效果显著,但一旦市场风向转变,便面临巨大风险。

光线传媒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其电影题材广泛,既有动画电影《哪吒》系列,也有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还涉足战争、悬疑、喜剧、现实等多种题材。光线传媒善于用多类型的电影分摊风险,即便在某类电影上亏损,也不轻易放弃。这种多元化的内容生态,使得光线传媒在市场中更具灵活性。

在投资策略上,博纳影业倾向于高投入、大制作,追求高回报。然而,高投入也意味着高风险,一旦票房不及预期,便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蛟龙行动》的票房失利,便是博纳影业高投入策略的缩影。相比之下,光线传媒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善于用低成本项目试错,同时押注重点项目潜力股。这种“精打细算”的投资策略,使得光线传媒在市场中更加稳健。

在商业模式上,光线传媒和博纳影业也存在明显差异。光线传媒是一家内容公司,靠电影、IP赚钱。其通过构建“中国神话宇宙”,将电影IP打造成长期饭票,通过院线分账、版权费和IP衍生品销售等渠道盈利。而博纳影业则更侧重于影院运营,其主营业务涵盖了上游的投资制片、中游的制作发行和下游的影院放映。然而,随着线下观影受到冲击,博纳影业的影院业务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尽管博纳影业在主旋律电影市场曾取得辉煌成就,但随着市场风向的转变,其单一爆款的策略已难以维系。相比之下,光线传媒的多元化内容生态和风险控制能力,使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电影市场没有常胜将军,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年的春节档票房比赛中,光线传媒凭借《哪吒2》的强劲表现,无疑成为了赢家。而博纳影业则需要反思其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电影产业不仅需要像《蛟龙行动》这样的大制作电影,更需要像《哪吒2》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号召力的作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