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器官芯片:新药研发的“未来之星”,耀速科技如何引领技术革命?

   时间:2025-02-11 09:08:2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生物科技领域,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正悄然改变新药研发的格局——器官芯片,这一不足半个手掌大的透明薄片,内含氧气、培养液及多种细胞,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功能与微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疾病模拟与药物研发的理想平台。

器官芯片技术的诞生,最初承载着业界对于伦理实验的革新愿景:科学家们期待通过这一技术,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依赖,转而在芯片上完成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面测试。从经济角度来看,器官芯片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据高特佳数据揭示,动物实验成本高昂,可达6500至80万美元,而部分器官芯片实验的成本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现代化法案的推进,器官芯片赛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2年,FDA现代化法案2.0获批;2024年,FDA现代化法案3.0的推出,进一步加速了这一技术在药企中的推广与应用。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至2030年,器官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亿美元大关。

在这一背景下,专注于器官芯片产品开发的耀速科技应运而生。自2021年底成立以来,耀速科技迅速在全球布局,于波士顿、上海、深圳、郑州等地设立运营主体,并与多家医院和科研院所携手,共同搭建AI+类器官临床应用中心。该公司近期与赛诺菲的合作,便是其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双方将合作开发一款用于血管毒性评估的器官芯片模型,该项目由赛诺菲数据探索与分析创新奖资助。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血管毒性评估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主要依赖动物模型,但物种差异导致转化效率低下,常出现动物模型上安全有效、临床试验却失败的情况。相比之下,器官芯片利用微流控和生物工程手段,能够精准模拟人类血管的微环境,显著提高毒性评估的准确性与效率,为药物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谈及器官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耀速科技负责人谢鑫表示,行业共识已从最初的取代动物实验转变为更为理性的认知:器官芯片应与动物模型相结合,构建更完整、科学的临床前药物测试模型,以提高药物管线进入临床阶段的成功率,并降低成本。他指出,海外大药企在这一方向上的认知普遍较高,头部跨国药企纷纷设立微生理系统(MPS)相关研发部门,并与器官芯片公司展开合作。FDA也积极参与和牵头相关合作组织,如OASIS Consortium,联合药企制定行业标准。

谢鑫进一步透露,耀速科技的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外,服务客户包括赛诺菲、欧莱雅等知名企业。今年起,公司将重点发力国内市场,利用AI和器官芯片技术助力国内药企加速新药上市。在选择合作伙伴时,MNC们尤为看重企业在器官芯片及AI方向上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AI的紧密结合已成为海外器官芯片公司的共性特点。无论是检测服务还是临床业务为主,这些公司的最终目的大多在于通过高通量器官芯片与AI的结合构建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集发现新药管线,这在动物模型或二维细胞片中难以实现。谢鑫认为,与AI的结合是下一代器官芯片公司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基于器官芯片平台产出的生物数据的挖掘,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器官芯片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除了向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和CRO方向发展外,基于类器官/器官芯片技术进行新药开发的Biotech公司正逐渐成为行业的新趋势。耀速科技同样看好这一方向,期待未来能将发现的新药管线授权给大药企,成为公司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融资方面,耀速科技表现强劲。继2024年7月官宣亿元级天使+轮融资后,公司即将完成新一轮天使系列融资,并预计于2025年年底启动Pre-A轮融资,为公司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