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插混新能源车主纷纷表达了对购车选择的遗憾,直言“后悔没有直接上纯电”。这一心声在车主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共鸣。
据多位车主反映,插混车型在用电和用油之间的成本差距显著,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纯电行驶。然而,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低温环境和开启暖风时,实际可用续航更是大打折扣。对于那些纯电续航仅几十公里的车型而言,频繁充电成为了家常便饭,极大地影响了用车体验。不少车主担心频繁充电会影响电池寿命,而对于插混车型在跑长途时可以加油的便利性,实际体验却并未如预期般显著。
在高速服务区,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插混车型排队充电的场景屡见不鲜。这引发了部分纯电车主的不满,认为插混车型既然可以加油,就不应与纯电车主争抢充电桩。然而,从实际使用角度来看,插混车型选择在充电站充电并无不妥,先来后到,无需过多指责。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许多车主在购车时未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用车需求和场景,导致购车后产生后悔情绪。例如,有的车主为了过年期间小姨子能坐自己的车,特意购买了六座车型,却发现平时根本用不上后排座位,反而导致第二排座位不足,五人出行时陷入尴尬境地。又如,有的车主因计划去西藏自驾游而购买了越野车,结果因工作繁忙未能成行,越野车的高油耗和差舒适性反而成了日常出行的负担。
专家指出,一年中只有极少数场景下的用车需求,实际上是伪需求,不应成为购车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平时非节假日跑高速充电并非难题,电动汽车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完全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充电。即使遇到电量不足的情况,也可以选择下高速充电,绕行距离并不远。
当然,对于经常需要出远门的车主而言,插混和增程式车型依然具有较高的用车幸福感。因此,在购车时,车主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用车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
有车主建议,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城市SUV等综合性较强的车型,既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又能在需要时应对长途旅行。同时,车主也应理性看待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不要过分追求高续航而牺牲其他方面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