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鄞州区的寒风中,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周婷,这位曾经的电视台财经主播,在走出法院的那一刻,面对媒体的追问,声音中带着哽咽:“杉杉走到这一步,我也很遗憾,我真的已经尽力了。”这句话,标志着她在丈夫、传奇浙商郑永刚离世647天后,终于从前妻之子手中夺回了对杉杉的控制权。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仅仅两个月后,杉杉股份的控股公司杉杉集团便收到了法院的通知书,因无力偿还债务,多个银行联合申请对其进行重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回望杉杉的辉煌岁月,它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服装厂,到成为“服装第一股”,再到转型为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板块的巨头,这一路走来,充满了传奇色彩。郑永刚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带领杉杉不断突破,创造了无数辉煌。然而,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杉杉也逐渐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杉杉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到创业投资,再到商业地产、文化娱乐,甚至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这种“广撒网”式的扩张,虽然让杉杉成功抓到了负极材料和偏光片这样的“大鱼”,但也让其在很长时间内现金流紧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多年为负。
郑永刚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2020年,杉杉股份首次在年报中提出要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锂电池材料业务和偏光片业务。然而,他的突然离世,让杉杉失去了应对危机的弹性。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杉杉股份实控权的争夺。在这场“宫斗”中,周婷和郑永刚前妻之子郑驹各显神通,最终周婷胜出,成为杉杉股份的一把手。
然而,这场“宫斗”并未让杉杉走出困境。2024年,杉杉股份预告将遭遇上市28年来的首次亏损。除了核心业务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外,其他参股企业如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穗甬控股有限公司等亏损较大,商誉、应收款等资产计提减值,以及母公司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都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巨大影响。
更糟糕的是,杉杉股份的主营业务也出现了停滞。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偏光片业务则面临需求萎缩的困境。这两个重资产、高负债的产业,让杉杉股份的负债压力巨大。截至2024年9月,杉杉股份的总负债高达246.18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38.39亿元,资金缺口压力大。
杉杉股份的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还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从2022年1月到2024年4月,累计占用资金高达17.88亿元。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杉杉股份的现金流紧张,也对公开市场投资者造成了不公平的待遇。
如今,杉杉股份的股价已经从20元左右跌至7元左右,投资者们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公司现状的不满。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对于杉杉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追求增长的道路上,杉杉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方向,更加精细地管理资源,才能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