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1月车市“小憩”,新能源领跑,全年“低开高走”可期?

   时间:2025-02-11 20:56:4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初,中国乘用车市场迎来了首个销售月的成绩单,结果却并未如预期般红火。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仅为179.4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1%,环比也大幅下滑31.9%。这一表现仅优于2020年和2023年同期,其余八年均不及。

乘联会分析指出,1月车市未能迎来开门红,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2024年国家汽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年度性结束,虽然相关政策在2025年得以延续,但由于春节假期较早,许多消费者选择在2024年末提前完成购车计划,导致1月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另一方面,1月有效销售时间因春节而减少4天以上,进一步影响了销量。

尽管整体车市表现不佳,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达到74.4万辆,同比下降42.9%,但同比增长了10.5%。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也达到41.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9个百分点。乘联会表示,由于春节假期前后往往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燃油车占比偏高,因此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有所降低,但仍处于正常季节规律。

从品牌角度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60.6%,而豪华车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则分别为20%和3%。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的显著增量,使得其整体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月自主品牌批发份额突破68%,零售份额也稳定站上6%,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个和6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依赖燃油车大盘的外资品牌则面临较大压力。新能源转型步伐缓慢导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缩水,尽管“限时一口价”政策延续至2025年初,但销量依然低迷。在新能源零售市场中,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达到72%,新势力品牌份额也达到20.8%,而特斯拉和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的份额则有所下降。

自主品牌在量的基础上还实现了高端化的突破。1月份20万元以上的市场中,自主品牌占比已上升至37%。然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我国自主品牌应在“高低”端化均衡发展,以推动汽车普及率的提升。

在出口方面,1月乘用车出口量达到3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29.4%,占出口总量的35.9%。小微型电动车成为新能源出口的主力之一,占新能源总出口的38%。

随着节后回暖周期的到来,乘联会预计2月车市将逐渐恢复活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厂商都在节后抓紧恢复工作运行。同时,随着部分地区“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发布,车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将进一步拉动汽车市场消费。

尽管1月车市“价格战”趋稳,但乘联会指出,由于PPI持续偏低且上游高利润突出,2025年仍有价格战的持续潜力。特斯拉、小鹏等车企在2月开启了新一轮的“免息风暴”竞争,“5年0息”几乎成为标配,小鹏甚至给出“0首付”的政策,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总体来看,2025年初的中国乘用车市场虽然未能迎来开门红,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逆势增长为整体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逐步回暖,预计后市将有更好的表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