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领域的知名企业纵目科技近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公司内部员工爆料称,公司已近乎瘫痪,上海总部大楼更是在2月8日被断电封锁。
据多位纵目科技员工向媒体透露,自2月11日起,纵目科技的业务运作已基本停滞。上海总部的办公场所,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遭遇断电并被封闭,员工们对此措手不及。
纵目科技的创始人唐锐,目前也处于“失联”状态。有知情人士透露,自1月28日起,唐锐的微信朋友圈便停止了更新,这无疑加剧了外界的猜测与担忧。
纵目科技的员工王翰(化名)回忆,公司困境的端倪其实早在去年11月就已显现。当时,公司管理层发送了一封全员邮件,宣布因经营状况不佳,将取消2023年的绩效奖金,暂缓发放2024年的13薪,并限制员工工资发放额度为每月一万元,剩余部分待新融资到位后补发。尽管公司当时表示这只是短期调整,并承诺近期会完成新融资,但情况并未好转。
到了2024年12月底,纵目科技再次发布全员邮件,工资发放政策依旧未变。王翰还透露,重庆研发中心的员工陈秋(化名)在离职前,领导层已暗示员工“能走就走”。陈秋离职后,仍有约六万元的薪资未能结清。
在1月23日的全员线下会议上,唐锐曾向全体员工保证,春节前会有融资到账,并承诺会发放所有欠薪。然而,直到春节假期结束,员工们仍未收到任何欠款。
更糟糕的是,1月27日,掌握公司公章的高管集体离职,离职流程迅速完成。此后,基层员工开始申请离职,但由于公司已陷入停摆,离职手续难以顺利办理。2月8日,上海总部大楼断电封楼的消息不胫而走,纵目科技的危机彻底爆发。
纵目科技的员工们表示,目前上海、重庆、厦门等地的工厂都已停产,公司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员工们只能自行前往社保中心、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机构办理封存手续。幸运的是,上海市相关部门已为员工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协助处理社保公积金等后续事宜。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纵目科技曾备受瞩目。唐锐,这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在2013年创立了纵目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曾进行过十轮融资,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知名企业和机构。然而,纵目科技的IPO之路却异常坎坷。公司曾三次冲击上市,却均未能如愿。
纵目科技的困境并非一蹴而就。员工们表示,管理层的战略失误是导致公司陷入危机的关键原因。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拓展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业务,但市场反应冷淡,最终成为了压垮公司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悉,纵目科技曾拥有包括赛力斯、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一汽等在内的众多核心客户。然而,自2023年起,这些核心客户开始流失,目前仅剩长安一家。这一连串的打击,无疑加剧了纵目科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