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巴黎,一场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的重要峰会于2月10日盛大启幕。此次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领袖人物,以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他们共同见证了《关于推动包容性、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发展,造福人类与地球的联合声明》的发布。
峰会期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包括中国、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内的61个国家,联合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该宣言强调了“开放”、“包容”和“道德”三大核心价值,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协调合作,推动全球对话,并特别指出要避免市场过度集中,以确保AI技术的广泛可及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和英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但此次并未加入签署国的行列。
宣言的内容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结构、自然环境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上发言,她强调本次峰会以行动为导向,这正是当前全球所迫切需要的。冯德莱恩进一步阐述,欧洲所倡导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将紧密围绕创新、合作两大支柱,并积极拥抱开源技术的力量,以此推动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与会各国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的伦理、法律、经济和社会影响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发展应当遵循人类共同价值观,确保技术进步惠及全人类,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峰会还就如何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各国代表纷纷表示,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峰会闭幕式上,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把本次峰会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他们呼吁全球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开创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