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动态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据相关媒体报道,双方已确定采用智选车模式进行合作,并计划推出一系列定价在17万至25万元之间的车型。
针对这一消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向上汽集团和华为方面求证,但双方均未给出官方回应。不过,从接近上汽集团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华为与上汽确实已经规划了两款合作车型。
早在今年1月底,上汽集团已提交了包括“尚界”在内的多个商标注册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品牌车型均以“X界”命名,如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以及与江淮合作的尊界。这些车型均采用智选车模式,并已整合为鸿蒙智行联盟。此番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或将形成“第五界”。
据消息人士透露,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或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现有产品开发。上汽集团计划重启内部代号为ES37的新车项目——飞凡RC7。这款定位于中型纯电SUV的车型原计划在2024年内亮相,但因荣威与飞凡品牌整合而暂时搁置。重启后的飞凡RC7有望搭载华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上汽集团内部的一系列调整似乎也在为与华为的合作铺路。据悉,上汽集团正在筹备组建“大乘用车板块”,计划将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板块合并,以实现自主板块的集体决策。
有传言称上汽集团自主板块在此次调整后,将更便于导入华为的IPD体系。IPD体系强调“集成”,由市场、研发、制造、服务、采购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共同管理整个规划和开发过程。这套体系在华为内部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尽管记者向多位上汽系人士求证,但尚未获得确切消息。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车企纷纷加速布局。就在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且加配不加价。例如,秦PLUS DM-i智驾版售价仅为7.98万元,海鸥智驾版更是低至6.98万元。智驾车型价格的下降,预示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上汽集团而言,与华为的合作无疑将在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资本市场对双方的合作持乐观态度,上汽集团股价在2月11日上涨4.57%,收于19.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