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小鹏汽车以一份亮眼的销售成绩单吸引了业界的目光。今年1月,小鹏汽车销量达到了30350辆,同比增长高达268%,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理想汽车的29927辆和蔚来汽车的13863辆,还实现了环比增长,尽管这一增长相比前几个月有所放缓,环比下滑了17.2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鹏销量领先,但除了小米外,销量前十的车企均出现了环比下滑的现象。
尽管销售业绩喜人,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并未因此得到显著提升。2月5日,小鹏汽车美股下跌2.59%,港股下跌1.29%。尽管进入2025年以来,小鹏美股股价涨幅达46.3%,港股涨幅48.2%,但相较于历史高点,其股价仍有较大跌幅,市值分别蒸发了547亿美元和2880亿港元。这表明,尽管小鹏在销售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需努力重振资本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宣布了一项新的购车政策,从2月5日起至2月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后起售价为22.75万元,同时可享受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这一政策被视为特斯拉“直降8000元”的购车优惠,且首次将保险补贴覆盖至Model 3全系车型,并与“5年0息政策”同时推出。尽管特斯拉的购车政策与小鹏有所不同,但两者均提供了5年0息的优惠,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价格战上的日益激烈。
除了小鹏和特斯拉,广汽丰田也在同一天推出了类似的促销活动,几乎与特斯拉的优惠措施如出一辙。这一连串的促销动作预示着,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祭出了各自的杀手锏。
回顾2024年,小鹏汽车在新势力车企中曾一度陷入困境。上半年,小鹏销量位居新势力末位,前六个月销量仅为52028辆。然而,下半年凭借MONA M03和P7+的热销,小鹏成功逆袭,下半年累计销量接近14万辆。MONA M03凭借11.98万元的起售价打破了市场对智能车高价的固有印象,上市22天销量就突破万辆;而旗舰车型P7+则凭借全面升级的标配性能与设计,在上市首日就收获超过3万台订单。
小鹏汽车的逆袭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反映在业绩表现上。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营收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18.4%,毛利率也创下新高。尽管净亏损依然持续,但相比上一年同期大幅收窄。这一波业绩的改善,让小鹏股价迎来了一波连涨,为小鹏在亏损泥淖中挣扎的日子带来了转机。
凭借MONA M03和P7+的成功,小鹏定下了2025年35万辆的销量目标。然而,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尽管小鹏在2025年开年第一周就售出7000台,一举超越了连续36周蝉联销冠的理想汽车,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小鹏仍需保持警惕。因此,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小鹏推出了“5年0利息0首付”的购车政策,试图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然而,这一优惠政策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观点认为,小鹏此举可能是为了去库存,因为参与优惠政策的车型并非其热销车型。除了小鹏外,吉利、领克、一汽丰田等近10家车企也加入了新年促销大战,但大部分车企的优惠活动同样并未涵盖其热销车型。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优惠是否只是为了清理库存。
面对市场的质疑,小鹏汽车表示,其优惠政策旨在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刺激潜在购车需求的释放。然而,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可能会吸引还款能力较弱的消费者,导致逾期还款的风险增加。部分车企在推出类似优惠政策时,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成本或获取利润,如收取较高的手续费、保险费或在车辆价格上进行微调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消费者。然而,这些政策在带来销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车企的财务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发展,将是小鹏汽车和其他新能源车企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