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领域的又一家企业疑似陷入困境,纵目科技,这家曾备受瞩目的自动驾驶和高级汽车辅助驾驶(ADAS)技术及产品供应商,近日被曝出总部遭断电封楼,员工只能凭工作证在保安陪同下进入,以取回个人物品或办理离职手续。
据悉,纵目科技的CEO唐锐目前处于失联状态,其视频号定位显示自1月底以来一直在日本。有内部员工透露,唐锐曾在员工大会上表示,出于人身安全考虑,他目前不在国内。而纵目科技的多名高层已在节前办理了离职手续。
纵目科技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就开始拖欠供应商款项,包括材料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差旅报销费用等。去年11月,纵目科技更是无法正常支付员工薪资,将发薪日延期并分级发放薪资,税后月薪1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1万元以上的员工则按税后1万元封顶发放,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补发。同时,公司取消了2023年的绩效奖金,2024年的13薪也暂缓发放。
尽管当时纵目科技内部负责人表示,欠发薪资是为了保证公司的生产和订单交付,并透露有一家国资正在与纵目科技洽谈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但这一融资并未如期到位。纵目科技还计划在年后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股上市,但这一计划也未能如愿。
去年11月欠薪事件发生后,纵目科技陆续有员工离职,但截至今年2月,仍有700多名在职员工。然而,随着公司资金链的断裂,纵目科技终于在今年1月25日宣布彻底停发工资,去年12月的社保公积金也无法缴纳。随后,公司几名高管私下划走了子公司账户的88万元客户回款给自己发完全薪,并互相秒批了离职流程。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唐锐在工作群中已读不回,2月8日,纵目科技总部被断电封楼。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智能驾驶领域的关注和讨论。
纵目科技自2013年成立以来,曾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知名企业,累计融资额达22.47亿元。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智能驾驶领域,纵目科技并未能占据优势地位。近年来,客户逐渐流失,只剩下长安等少数车企作为量产客户。同时,由于智能驾驶行业壁垒较低的中低阶领域被华为等头部厂商占据,纵目科技等中低阶智能驾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根据纵目科技公布的招股书,尽管其营业收入在逐年上升,但净亏损也持续扩大。2021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但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累计亏损近16亿元。纵目科技曾尝试在科创板和港交所上市,但均未成功。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纵目科技在2024年1月推出了新业务线——蚕丛机器人,并推出了L4级无人驾驶能源机器人“闪电宝(FlashBot)”。然而,这一新业务的前期研发投入大,回本周期慢,并未能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有内部员工认为,对充电机器人业务的投入资源和财力过大是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目科技的困境只是智能驾驶领域洗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迭代的加速,智能驾驶领域的洗牌已经开始。一些未能成功落地高阶智能驾驶的方案商和中低阶智能驾驶公司成为了洗牌的主要淘汰对象。而根据行业人士的预测,这只是乘用车辅助驾驶洗牌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