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揭晓了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两项重要命名:登月服被命名为“望宇”,而载人月球车则被命名为“探索”。这两个名称经过广泛的社会征集和专家评审后最终确定,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还承载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愿景。
自2023年首次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2024年9月至10月期间,又相继启动了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征集活动。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共收到了来自航天、科技、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的9000余份投稿。经过严格筛选和专家评审,最终“望宇”和“探索”脱颖而出。
“望宇”寓意着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与之前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在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后,又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这一名称不仅传递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定立场,即和平利用太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还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豪情壮志。
“探索”则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实践,与月球车的核心使命——助力中国人探索月球奥秘——高度契合。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精神,还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紧密相连。
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按计划,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等关键设备也按计划进行初样产品生产和地面试验。月面着陆器重约26吨,采用轻量化设计,具备动力冗余功能,可将两名航天员送达月面。航天员将乘坐月球车在10公里范围内开展月球采样和月面实验。
中国还计划发射一个具备大范围移动能力的月面移动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长期无人自主在月面活动,并支持航天员短期驻留。未来,还将发射相应的舱段组装成月面科研实验站,具备中期驻留能力,并考虑利用月面原位资源进行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展月球科研实验站的功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海联表示,这些计划只是初步设想,后续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方案论证和技术研发。但无论如何,中国航天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