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服务平台Klook近期宣布成功募集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主导。这笔资金将助力Klook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商家运营效率及内部工作流程,并与亚太地区的旅游局合作,共同创造更多社区价值。
作为亚太区域领先的旅行与玩乐服务平台,Klook的业务涵盖了景区门票、本地体验活动、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如铁路票务、包车及租车服务等。自成立以来,Klook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旅行选择,满足不同旅行者的个性化需求。
自2014年在香港创立以来,Klook已累计完成了8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背后的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经纬创投、红杉资本、博裕资本、高盛集团及软银等知名投资机构。最新一轮融资之前,Klook在2023年12月刚刚完成了2.1亿美元的E+轮融资。
Klook的创立源于其三位创始人——林照围、王志豪和熊小康的一次尼泊尔旅行经历。他们发现,尽管在线旅游业已经发展成熟,机票和酒店产品趋于标准化,但关于目的地深度游的信息依然匮乏,许多特色活动难以提前预订。这一发现激发了他们创立Klook的灵感,旨在填补这一市场空白。
经过十一年的发展,Klook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已经覆盖了超过2700个目的地,提供了50多万种商品和活动选择。Klook不仅致力于发掘独特的产品,还拥有一支数百人的本地化商务开发团队,以确保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全面、最深入的本地体验。以日本为例,Klook不仅提供大阪环球影城、东京迪士尼等热门景点的门票,还涵盖了JR Pass、新干线等交通服务,以及众多米其林餐厅的预订,甚至包括购物优惠、茶道体验和寿司制作课程等。
Klook还推出了“旅行体验师”(Kreator)项目,邀请热爱旅行且富有创意的用户前往不同目的地体验产品,并提供反馈意见,参与商品设计。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也让Klook更贴近新一代旅行者的需求。
在商业层面,尽管Klook常被与携程等OTA平台相提并论,但其业务重心更多地聚焦于本地生活体验。中国区总经理安文曾表示,Klook的业务模式更像是“亚洲版的携程+美团到店”,除了机票、酒店等传统业务外,更致力于深入本地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玩乐选择。
展望未来,亚洲地区将继续作为Klook的业务核心。根据亚太旅游协会的预测报告,国际旅客前往亚太地区的旅游人次预计将从2024年的6.19亿增长至2026年的7.62亿,有望超越2019年的峰值。这一趋势无疑为Klook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本轮融资后Klook未透露最新的业绩数据,但上一次融资时,Klook曾公布其2023年表现强劲,订单总金额达到30亿美元,并实现年度整体盈利。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5000万,用户群体遍布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内地、港澳台、东南亚、日韩、澳新等地区。Klook还为亚太地区贡献了72亿美元的GDP,创造了超过21.9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