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阿里巴巴携手,中国AI项目“Apple Intelligence”即将落地。
近日,苹果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合作,将共同推进苹果在中国的AI项目“Apple Intelligence”。据可靠消息,双方已联合开发相关人工智能功能,并提交至中国网络空间监管机构审批。这一合作标志着苹果在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在中国,AI产品备案审批涉及多项政策法规,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业内专家指出,AI产品和服务上线前,企业需完成算法备案和安全评估,整个审批流程包括属地初审和中央终审。
苹果CEO库克在之前的电话会议上透露,“Apple Intelligence”有望于今年4月在中国落地。这意味着,搭载国产AI大模型的iPhone将很快进入市场,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合作消息传出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低调现身杭州阿里园区。马云曾强调AI对未来商业的重要性,认为技术虽关键,但真正决定未来的,是企业能否为即将到来的时代创造真正有价值且与众不同的事物。
苹果选择阿里巴巴作为合作伙伴,并非偶然。自2023年起,苹果就开始测试不同的国产AI模型,并与多家企业传出合作消息,包括百度、字节跳动等大型科技公司,以及百川智能等初创企业。然而,这些合作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业内人士认为,苹果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面临诸多考量,而阿里巴巴凭借其在AI领域的综合实力脱颖而出。
苹果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主要基于其底层的模型能力、服务大客户的经验、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印象,以及对生态的深刻理解。阿里巴巴的通义大模型在底层模型能力方面备受关注,同时,阿里巴巴在面向C端用户方面拥有丰富的数据和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此次合作对阿里巴巴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合作不仅能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和品牌提供背书,还能与其云计算业务协同,推动市场份额的提升。通过苹果的硬件入口和场景,阿里巴巴有望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苹果而言,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是其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策略。随着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受到挑战。通过本土化的“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有望缓解在中国市场的压力,提升竞争力。
随着“苹果+阿里巴巴”组合的入场,国产AI手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三星、小米等其他手机品牌也在积极寻求与AI企业的合作,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未来,国产AI手机市场的格局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然而,两大生态的深度融合也面临诸多挑战。苹果对端侧AI的要求极为严格,阿里巴巴需要在模型压缩和优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如何平衡阿里系和苹果系的各自生态,避免内部竞争,也是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未来,两家公司将在智能家居等领域展开技术赛跑,争夺控制权。
回顾过去,马云与库克在十年前的会面中曾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在瞬息万变的AI世界里,这句话的含金量仍在不断上升。苹果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联姻,更是对未来市场格局的一次深刻洞察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