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妆品行业迎来“五一”大限,即全面实施完整版安全评估(安评)的关键时刻,原料安评数据的“缺口”问题似乎迎来了转机。近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发布了新版《已上市产品原料使用信息》(以下简称新版《原料信息》),此举被视为为行业解决了一大痛点。
新版《原料信息》相较于去年4月30日发布的旧版,进行了显著的更新与扩充。具体而言,原料数据从原来的2234种原料、4415条使用量信息,大幅增加至3608种原料、7672条使用量信息。新版还新增了体毛、指(趾)甲等作用部位,并对参照使用原则进行了优化。
此次更新,无疑为化妆品企业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新版《原料信息》的发布如同一剂强心针,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指出,新版不仅扩大了原料的收录范围,从特殊化妆品扩展至普通化妆品,还显著增加了原料数据,使得企业在执行完整版安评时有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尤为新版《原料信息》在原料使用量上限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例如,某些植物原料的使用量从极低的比例跃升至更为合理的水平,这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减轻了安评的压力。
然而,尽管新版《原料信息》带来了诸多利好,但行业内仍不乏担忧之声。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新版收录的原料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数据缺口。据估计,目前仍有约2500种原料缺乏安评数据,这对于即将全面实施完整版安评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检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发布新版《原料信息》外,还推出了《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和《国际权威化妆品安全评估数据索引》等法规文件,旨在整合原料数据资源,提高原料数据的使用便利性。这些举措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尽管如此,企业仍需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完整版安评。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加紧对配方进行审核和原料筛查,以确保所有产品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安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搜集其他渠道的原料安全使用信息,为完整版安评做好充分准备。
随着“五一”大限的临近,化妆品行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汰换赛。对于能够积极应对挑战、顺利完成安评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展示实力、抢占市场的绝佳机会。而对于那些无法跟上节奏、无法满足监管要求的企业来说,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在这场竞赛中,企业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总之,新版《原料信息》的发布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但挑战依然存在。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完整版安评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