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多方报道,2月11日,马云现身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注意。
当天,身穿标志性阿里巴巴黑色文化夹克的马云,面带微笑,在园区内与员工亲切互动,并向他们挥手致意,送上“新年好”的祝福。许多员工纷纷表示,马云的状态极佳,完全看不出已经60岁。
据报道,此次马云现身的具体地点是阿里巴巴西溪园区A区2号楼的闲鱼办公区。随后,他还前往了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的办公区域进行探访。这一消息得到了知情人士的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闲鱼和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夸克业务,均属于阿里巴巴首批战略级创新业务“四小龙”。这些业务被赋予了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旨在符合用户需求趋势和集团的“AI驱动”战略。未来,这些业务将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运营,并打破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获得持续3~5年的投入。
闲鱼作为阿里巴巴的战略级创新业务之一,目前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其中95后用户占比超过四成。面对“变现”的挑战,闲鱼正在加速商业化进程。而夸克业务则在融入阿里巴巴AI To C的布局中,加速技术突破,并探索新的硬件方向,如AI眼镜等。夸克近期已与天猫精灵团队融合,并引入了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负责AI To C业务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马云的现身无疑为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在港股市场上表现出色。开盘后,阿里股价创下阶段新高,最高触及108.6港元/股。年初至今,阿里股价已上涨近28%。
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进展也备受关注。据消息,阿里巴巴的开源Qwen2.5模型助力了低成本的AI训练。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低于50美元的AI推理模型。这一成果展示了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尽管市场对阿里巴巴的情绪日益乐观,但在AI和云业务的增长空间、市场地位以及股东回报等方面,投资者仍存在分歧。部分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和云业务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也有人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变现表示担忧。整体来看,投资者情绪乐观与谨慎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