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驾驶领域,2025年的焦点无疑聚焦于“智驾”这一关键词。国内市场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如今已明显分化为两大阵营。
一方面,以视觉为主导的方案更多地被应用于20万元以下车型中。另一方面,则是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融合感知方案,这类方案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中更为普遍。
尽管激光雷达已成为众多车企的选择,但其应用深度和效果却大相径庭。部分车型上的激光雷达,无论是否被遮挡,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影响微乎其微,几乎成了摆设。
华为车BU的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在长安汽车的智能驾驶发布会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他指出,许多车企虽然装备了激光雷达,但实际上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相较于行业内的其他参与者,华为提供的乾崑智能驾驶方案在激光雷达的应用上无疑处于领先地位。更为特别的是,华为不仅自研算法,还自主开发了激光雷达,这在业界是独一无二的。
华为之所以选择这一道路,源于其早期的市场探索。在使用市售激光雷达的过程中,华为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噪音过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华为决定自主研发激光雷达。
目前,华为的最新版本激光雷达已达到192线,并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搭载乾崑智能驾驶ADS 3.0高阶方案的车型上。与自研算法相结合,这一方案充分发挥了激光雷达的潜力。
华为的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激光雷达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华为的这一创新无疑将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