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正式宣战,外卖市场迎来新变局。2025年初,京东宣布重启外卖业务,以“品质堂食餐饮商家”为招募重点,承诺入驻商家在5月1日前可全年免佣金。这一消息迅速在外卖行业掀起波澜。
京东外卖入口位于京东APP的“秒送”频道,这一布局显示出京东将外卖视为其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身体验,「有界UnKnown」发现京东外卖的配送服务由达达秒送承担,尽管配送效率与美团、饿了么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在价格方面却展现出了竞争力。
在对比同一家店铺在不同平台的价格时,「有界UnKnown」发现,得益于补贴政策,京东外卖上的部分品牌商品价格低于美团和饿了么。例如,某知名面食品牌的招牌肉酱面,在京东外卖上的到手价为22.5元,而美团和饿了么分别为28.9元和33.1元。然而,在没有优惠活动的品牌中,京东外卖的价格优势便不再明显。
京东外卖目前主要以连锁外卖品牌为主,如汉堡王、海底捞等,商家数量相对较少。京东外卖官方海报强调只合作“品质食堂”,从现有商家来看,这一定义主要指向连锁餐饮品牌。这一策略有助于京东外卖快速扩充店铺数量,推动业务全国铺开。
近年来,尽管外卖市场格局看似稳定,但各大互联网厂商对重做外卖业务仍乐此不疲。抖音与饿了么合作、微信上线“门店快送”、快手推出外卖服务平台,但均未在外卖市场实现突破。京东此次入局,能否搅动外卖市场格局,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京东做外卖,其实质是用高频消费场景提高用户打开应用频率,带动电商等低频消费场景。这一逻辑与京东长期以来对即时零售的布局紧密相连。早在2022年,京东便开始加速平台内容化布局,同时大力发展直播电商,但效果并不显著。如今,京东外卖被视为内容生态目标的延续。
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长期布局,为其做外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京东到家为起点,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深耕多年,锻造了一支强大的配送团队——达达集团。达达集团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能够承担庞大的订单量,为京东外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京东对达达的重视不言而喻。2024年,京东不断增持达达集团股份,目前持股已高达63.2%,并计划收购达达。同时,京东还从美团挖来了核心负责人负责达达业务,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力。
外卖市场竞争激烈,但京东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其对外卖业务的盈利要求可能更低。京东做外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户粘性,增加APP打开频率,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亏损。这可能会让京东外卖在商家普遍抱怨平台费用过高的背景下,占据一些优势。
面对京东外卖的挑战,美团和饿了么也不会坐以待毙。美团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整合多个事业群成立“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以应对竞争。饿了么也进行了管理分工调整,强化即时物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意义。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无疑将引发一场激烈的竞争。然而,对于消费者、外卖商家和相关从业者而言,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固化的市场不利于任何玩家,新的变局可能会带来新的机遇。京东能否成为外卖市场的搅局者,让我们拭目以待。